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英雄录 > 第七章 武道六境

第七章 武道六境

    当听到林乾选择的是《南华经》时,老道点头示意并问林乾:

    “你知道所谓的修行,到底是修什么吗”

    林乾回忆前世时,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乃至于漫画,对修道这个词很是常见,可当问到他是,突然发觉自己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便如实的对南华道士说“徒儿不知。”

    老道就继续说“我们修炼的是‘道‘,修道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身神与炁的过程,通过不断修炼,最终人与道合,便是所谓的得“道”,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羽化飞升;而修道追求的也是对世俗的超脱。”

    “修道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身体修炼,二是境界修炼。

    身体修炼又分为养生和炼气,而常听到的炼丹这是用于辅助炼气和养生的。

    而打坐、内观、吐纳、听息等都是为炼气服务的。

    境界的修炼则是内在修行,内在修行从何谈起:要读天下书,明天下理,知天下事,追求人与天道的契合,而我们想要求索,想到知“道”,就需要足够长的寿命和渊博的知识才可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这万丈红尘中不为世俗所累、维系本心、穿身而过,所以既要有向道的心、也要有护道的术,护道的术便是总总神奇法门,例如玄门五术,这就是玄门五术的重要性了。

    所以说我们既要和其光、同其尘,在这世间行走而又不留恋红尘,通过自己的感知去了解这世间的各种“道”,并要在其中找到自己道。”

    “咱们道门按照练气的层次,分为五个境界,境界依次划分是:

    筑基炼己、

    炼精化炁、

    炼炁化神、

    炼神还虚、

    炼虚合道。”

    当南华道士说到这里,跳脱的清风就问了起来:“那师傅你现在是什么境界呀?”

    “为师已经到了炼虚合道的境界了,等待一个契机,就可以羽化成道了。”

    “那师傅你是在等什么呀?”

    南华道人轻抚胡须:“冥冥中自有天意,需要等到了那一刻为师才能知晓。”说完就不在提关于这件事的其他情况了。而是继续:

    “道门中玉真子、左慈、于吉等人也都是这个境界,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便可以羽化得道了;

    除了咱们道门这种境界划分,还有世间武道,这世间武道分为六个境界:武徒—武者—武师—先天武师—大宗师—武圣。

    “练肉”武徒,是指炼体初成,精血充足,筋骨强健之人,处在这一境界可以开始锻炼神念精神,五六个大汉不是对手。

    “练筋”武者,还在武徒的基础上血气壮大,这一境界就能感知到自身经脉,并且感受到下丹田,通过温养下丹田练就真气,以真气强化筋骨,使体质超人;在江湖上也算是三流了

    “练皮膜”武师,是武者用真气打通大量经脉,在身体内开辟出中丹田,让真气能够反哺滋养身体,可以揣摩自身窍穴,使得体质远远超出常人,这一境界的人便可以奔走如飞,攀岩走壁。这一阶段便打通了部分的奇经八脉,也能感受自身练‘炁‘的五行之属了,配合修炼的武学,行自身之‘炁‘,用出的功法便有了相互克制之属: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在这层次以后,修行的功法、武学以及自身练‘炁‘时的地点等决定了上限,例如金‘炁‘修行中的大成者西楚霸王项羽,原本项氏一族的修行均为土之属,而他却因为当时修行之处为自家封地的一条金脉之上,在修炼过程中以土生金,土金双修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后成就霸业。可有的土修、金修因为自身环境、或者条件所限无法到达更高的层次。在这一境界的人在江湖上也称得上二流高手了。而打通全部的奇经八脉就是先天武师了。

    到了“练骨”的先天武师这一层次的便不多了,武师通过不断地历练,便产生了武道意念。以武道意念结合自身气血,就可以催发出气势,像沙场大将雄壮的煞气,便是如此;产生的武道意念可以感知周身数丈空间,躲避一些伤害,这就是有的人为什么能够感知并躲开暗器。江湖上所谓的一流高手,一般这种人多在军队之中。

    这一境界练通周身窍穴才是大成,而依照各自炼体法诀不同,真气渗透肉体,影响身体向不同方向改变,在这一境界有的人身轻如燕,有的人身体坚实厚重,有的人身体坚逾钢铁或皮肤如玉,并且这类人骨骼变色,五脏的活力强悍、愈合的能力也强。这一境界的人精血练作一团于下丹田。

    而到了“练内脏”大宗师这一境界,在这世间就更少了,这一境界又被称为武道宗师,这一境界,生命力便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五脏达到并长期保持身体最巅峰的状态,就是咱们道门中人常说的五气朝元。这一境界的人,生命超出常人,寿命接近二百年;

    更加厉害的是真气可以在武道意念的控制下离体而出,凝而不散;随着武道意念这些真气可以感知道天地中相同属性的能量,通过真气与其连通,让自己的功法发挥更大的效果。而使用的武器由于长时间被真气与武道意念温养,可随意催发出器芒,这器芒虽然无法离开兵器,可是伤害却附着修行之人的五行属性,造成更大的伤害。在这一境界之人开辟紫府上丹田,真气控制力变得加强,在武道技巧上可以细致入微,而武道意念,也可以感知数十丈空间,哪怕远处的箭矢也可以轻松躲过,也可称为超一流高手。

    等到了最后的这一境界“换血”武圣,这世间便少之又少了,不但需要天赋异禀、名师教习、在切磋中成长,还要有天材地宝的辅助……可以说运气、毅力、悟性缺一不可。到了这一境界形成武道意识,可以感知自身的危险。而真气则完全契合武道意念,真气不限于经脉,可同时通达全身任意一处肌肉骨骼内脏,练通周身窍穴,均可以感知储存真气;武道意念强大可不依附真气直接透体而出,形成强大的威压,来影响对手的精神;真气契合武道意念可以真气幻形,一身精气血气聚敛为精元,真气彻底化合武道意念形成罡气,在适宜的自身属性的环境下甚至可以御气排空;血气凝聚使得周身热量不散,即使半月不食也可以保持体力,寿命接近四百岁;像玉真子的徒弟枪、戟双绝的童渊、李彦、以及当朝帝师天下第一剑王越都是这一层次。”

    “那师父这一层次的人,比超一流还要厉害江湖上的人都叫他们什么呀。”相对清风腼腆一些的明月问到

    “乖徒儿,根据他们修炼功法的属性、使用的武器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称号了。像王越,因为手持名剑万仞,所以尊号万仞剑圣,像同为咱们道门的东华木圣玉清子……”

    “不过境界是一方面,决定一个人武力的高低还有很多方面:勇气胆识、武道技巧、功法属性都是影响因素,想以水为主修的人便克制火修,可火修的人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却也能与同境界水修之人打个平手,或者战胜他。而相同境界的两个沙场武将,由于武器、战马的差距,表现出来的武力就会大不相同……”

    讲到这里南华道人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到:

    “不过现在无论是修仙道、还是武道,都不如从前了:现在这天地元气如同即将正午的太阳一般,已经到达了最高的时候,可接下来却阳极生阴,这元气便越来越少了。如果你可以由咱们的修炼之法而生武道,纵使日后这天地元气不足而无法再飞升了,也可在这世间登临绝顶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