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蚁生浮沉 > 14 “大狗叫,小狗跳”

14 “大狗叫,小狗跳”

    谈完办学的事情,常先生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转头对平大善人:“子曰‘君子言义不言利’。不过,我也要学习平校董重视子弟教育的苦心,不瞒平董,我去年得了个小儿子,大儿子学业无成,老来得子,无论如何要供他好好上学,上学就要花费,平董的盛情难却,那我就领情了。只是……”

    平耀恒是聪明人,立马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马上让账房侯先生写契约!”

    县上教育科派来的老师叫杨明轩,20出头的一个小伙子,像个冒头青萝卜,水灵灵有活力。

    1934年的9月10日是农历八月初二,全县统一开学的日子,平家洼小学总共报名了60多个学生,一个学生一年学费一块钱,再按程度分成四个年级进行教学。

    平耀恒一整天没离开娘娘庙,饭都是送到学校来吃,他心里高兴:“常先生一年四十八块的工资有着落了,往后学校办好了,学生再多些,那不就赚大发了!”

    平家洼小学运转起来了,比常先生原先设想的要好一些。

    从此,唐国泰在里仁邨给唐树春传授着怎么干庄稼活,常先生在平家洼领着一群蒙童念着“大狗叫,小狗跳”的新课文:这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一幕。

    老百姓与世无争的日子无法制止非常事变的发生。两年之后,从北边传来的消息说红军到了陕北,不久听说东北军的家乡让日本人占了,蒋介石就把他们调到陕西来了,准备“剿匪”了。又过了几年,竟然是杨高官和东北军的张学良司令携起手来,把蒋介石扣留在临潼骊山,说是要“兵谏”:联合共产党共同打日本。

    这一次里仁邨的百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眼睁睁地见着飞机从村庄上空飞过,然后从渭南县城方向传来巨大的声响,县城距离扣留老蒋的临潼只有二三十里,那是国军要轰炸临潼的警告。里仁邨的百姓人心惶惶,可是没几天,传来的消息说:陕北的共产党派来了代表,协助张杨和老蒋谈妥了,答应一致抗日。

    仗虽然没打起来,但是关中东部百姓借以仰仗的高官杨虎城却被撤职了,而张司令也被蒋介石扣在了南京。里仁邨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说姓蒋的不够人:说话不如放屁,张司令和老蒋金兰结义拜把子兄弟,杨高官当时顾不上陕西救灾替老蒋到南方平叛,既然在桌面子上谈妥了,却翻脸不认账,老蒋这不但叫做说话算放屁,而且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但是,老百姓的唾沫星子淹不死蒋介石,正像黑压压一群蚂蚁云集不能阻止一只狼在原野我行我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