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344章 风声鹤唳

第344章 风声鹤唳

    分析秦王可能会念旧情饶楼庳一条命,无忌很是不甘,他特意易容买通狱卒以崇拜楼庳为由进了大狱,寻找置楼庳死地的机会。他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在老狱卒的指点下,他知道躺在干草堆里的人是楼庳。但是,他双眼紧闭、装聋作哑,一副沮丧的样子,看来是想通过装怂熬过目前的艰难岁月,等待秦王的特赦啊。

    无忌很无措,忽然他灵机一动,楼庳在装怂,自己何不故意挑衅、羞辱一番他呢?如果能激怒他高傲的性子,他一定会不顾一切向司冠喊冤,最终不得不吐露移花接木行动失败的真正原因,那时候秦王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所以,他大声地与老狱卒交谈起来,故意在楼庳跟前暴露了身份。

    哪知道楼庳如此的气急败坏,竟然当即就歇斯底里的喊了起来。

    没有料到楼庳会歇斯底里发作,竟然不顾一切地跳将起来喊人抓自己。无忌很是意外,瞧着从四面射来的狱卒茫然眼神,他的心狂跳了起来,故作镇静地对老狱卒笑道:“大人,他是在提醒你,带外人进大狱是要受惩戒的……”

    老狱卒虽然很同情楼庳,毕竟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能够爬到候正这个位子是很不容易。见无忌也崇拜楼庳,所以,他才收了无忌的银子,带他进大狱来探视楼庳。可是,这个楼庳也太狂妄了,蹲在大狱居然还敢管到自己头上来?虽然同情他,却不能容忍他爬到自己头上来。老狱卒脸都气歪了,撇下无忌开了狱牢门,举起狼牙棒朝楼庳劈头盖脑地一阵乱挥。

    楼庳的喊声也惊动了其他狱卒,他们闻声赶过来,见老狱卒在揍楼庳,以为楼庳得罪了他,边上前助阵,围着楼庳一阵乱揍,打得他奄奄一息。

    无忌则径直出了大狱,赶去了楼庳的家。

    他已经通过老狱卒掌握了楼庳家的方位。

    楼庳的家在咸阳郊外,一个占地很大的院子。家丁开了门,见是一个穿着黑色衙役官袍的狱卒,赶紧叫来了楼庳的长子。

    无忌开门见山地道:“我是给楼庳捎话来的……”

    楼庳的长子慌忙作揖将他引入客堂跪坐,嘴里连连道:“谢谢大人,谢谢大人了……”

    “别特么的假惺惺的口惠实不至,楼庳可是答应给百两银子的……”无忌一脸鄙视地叱喝起来。他花了白两银子贿赂老狱卒进大狱去激怒楼庳,这笔银子他不想掏腰包,必须由楼家出。

    “哦哦,大人请稍等。”楼庳的长子赶紧让管家取来了百两银子,如数奉上。

    收起银子,无忌冷冷地道:“楼庳让告诉你,赶紧去司冠府喊冤去,晚了他就性命不保啦!”

    言罢,他起身扬长而去。

    今天他已经成功地激怒了楼庳,他已经不顾一切地喊出自己是魏遫的儿子。但是,他是没法说清楚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魏遫儿子的?秦王一定会深究,接下来他就不得不坦白移花接木行动失败的原因了。那样一来,原本一直以为在算计魏遫的秦王可就被打脸了,剧情反转,自己才是被魏王父子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那个人,他的脸肯定挂不住。如果楼庳儿子再去司冠府喊冤,那等于是公开打了他的脸,他一定会愤而杀了楼庳的,或许会灭了他全家。

    无忌相信秦王一定会这么做的,因为秦王是一个孝子,否则不会容忍宣太后颐指气使朝政卅年。

    可悲的是宣太后为了秦国的利益在甘泉宫杀了她倾情的义渠愚王,一个人在王宫孤独地老去。讽刺的是作为宣太后的拥趸,楼庳却口实不一,嘴上追随宣太后,暗地里去妻妾成群,留下了众多的子孙,享受着天伦之乐。这在坊间已经成了一个笑话。难道秦王就不想为他母亲出这一口恶气么?所以,如果楼庳的儿子上疏为楼庳喊冤,秦王一定会联想起这事,将楼庳一家斩尽杀绝。

    这样,才能为父王报仇、为父王出一口恶气。

    这就是他想出来的逼秦王杀楼庳的办法:催促楼庳家人去司冠府喊冤,逼迫司冠给秦王上疏挑明楼庳身上的疑点,逼迫秦王下手杀了楼庳全家。

    现在,他该做的都做了,他脱去了衙役黑袍,换上了自己的青袍,来到了司冠府所在街,找了一个挨着司冠府的客栈住下了。随后,他去了司冠府附近的一个茶铺喝茶去了,楼庳的长子应该很快就会来为楼庳喊冤。他要见证等楼庳一家自掘坟墓的那一刻到来。

    果然,没有让无忌失望,楼庳的长子在司冠府门前出现了。

    无忌心花怒放。呵呵,接下来就期待秦王雷霆震怒的最后一刻了。

    没过了多久,无忌在司冠府前看见了一个新的告示:鉴于前候正府候正楼庳吃里扒外的罪行,经吾王裁定,判楼庳斩首弃世、诛九族。

    短短的判决词却体现了秦王最大的愤怒,一时间,整个咸阳度震动了。

    这让无忌感到很意外,秦王竟然这么快就下旨杀了楼庳一家,简直就是迫不及待,看来他早就想杀楼庳了。

    行刑那天无忌也去菜市口看热闹了。

    说是诛九族,其实只是诛楼庳的妻妾儿女及孙辈,人口并不多。

    楼庳双目紧闭,白皙的脸透着死灰色瘫软在铡刀前。他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在大狱里的冲动一喊,竟然让他赔上了一家老小的性命,他很后悔,自己显然是上了子青的当。

    他不忍直视自己的亲人死在自己的眼前,可是血腥味却直冲他的鼻子,忍不住,他流下了一行浊泪。

    无忌回邯郸去了。

    如愿以偿地处死楼庳一家人,却由此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而得最了秦王。虽然秦国东进的策略是先对付赵国。但是,想起秦国以往对魏国的虎视眈眈,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忐忑。

    半个月以后,他进了邯郸城。但是,守卫城门的军士无精打采,街道上也是死气沉沉,没有了以往惯有的忙忙碌碌的气氛,似乎人人都没有了精气神。

    无忌进了赵国公子府,立刻找到了赵胜,开心地道:“姐夫啊,我查到了秦军粮草基地……”

    “是么?”赵胜萎靡地瞅着他苦笑道:“可对赵军还有意义么?”

    “怎么会没有意义?”无忌不以为然:“秦军攻占了老马岭防线后,装模作样地在老马岭囤积粮草的举动是一个幌子,实际上他们的粮草基地秘密地设在东仓河谷附近。只要廉颇将军调集赵军精锐的骑兵杀过去,烧了他们的粮草,秦军就难以为继了……”

    “晚啦,无忌,一切都完了。”赵胜摇头,沮丧地道:“在你去光狼城的这段时间里,秦国利用赵国宫廷内部的分歧,开展了一系列的反间战……赵国中计,战败了。”

    “什么?”无忌很吃惊,赶忙问道:“损失大么?”

    “别提了。”赵胜沮丧地摇头:“当赵军初战失利时,吾王就就很窝火,憋不住要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我好费了很大的劲才劝他平静下来。然后,吾王召来了大夫楼昌和幕僚上卿虞卿商议对策。

    听吾王要率领赵军与秦军决战,楼昌连连摇头,他认为秦强赵弱,继续战下去无济于事,只能是赵军战败,不如派身份尊贵的使臣与秦国议和。

    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意,对吾王道:‘楼昌提议议和,是因为他认为不议和我们就会大败。可是和或不和的主动权掌握在秦王手中。分析一下秦王,他是想打败我们呢,还是不想?’

    ‘秦军进攻不遗余力,当然是想要打败我们了。’吾王想都没有想就回答了。

    虞卿献计道:‘那就请吾王采取臣的建议,派使者带着珍贵宝物去联合楚国和魏国。楚国和魏国想得到吾王的宝物,一定会接纳咱们的使者。只要赵国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怀疑山东六国又要合纵抗秦了,肯定会害怕。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议和。’”

    “虞卿的主意很妙啊。”听到这里,无忌忍不住赞叹起来。

    赵胜叹了一口气:“可是,吾王对虞卿的建议很是疑惑不定,又与平阳君赵豹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派郑朱入秦与秦国议和。”

    无忌大失所望:“平阳君太糊涂,郑朱是赵国的显贵,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张禄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扬,并在各国诸侯面前做出与郑朱相谈甚欢的样子。这样,各诸侯就觉得赵国与秦国已经议和了,不会再来援救赵王了。这样赵国往后就没有援军了,一旦有危机就麻烦啦。”

    “是啊,虞卿也是这样看的。”赵胜沮丧无比:“所以他反对说,秦国若知道天下诸侯不会救赵国,议和不可能成功。”

    无忌很是忐忑:“那现在怎么办?快点告诉廉颇,让他不要轻信议和,抓紧时间备战……”

    赵胜凄凄地笑了起来:“哪里还有廉颇啊?他已经撤回邯郸了。”

    无忌又吃了一惊:“什么?秦国是在利用议和麻痹赵国,暗地里在积极备战,这点他看不出来么?这么要紧的关头,他撤回了邯郸?”

    “唉,别提了。”赵胜恼火地道:“吾王早已对廉颇屡次战败不满,且坊间又盛传秦军只惧怕赵括、不怕廉颇;认为廉颇不堪秦军一击,赵括才是秦军的强劲对手。一时间流言廉颇甚嚣尘上。显然是秦国的反间计……”

    “是的。我在光狼城摸清楚了,就是秦国的反间计。”无忌很肯定。

    赵胜是无比的沮丧:“吾王却信以为真。无论我和蔺相如怎么劝都没有用,连赵括母亲的谏阻他都没有听进去,一意孤行地让赵括去接替廉颇任主将。

    赵括就这样带领增援的二十万大军接替了廉颇、换了部队的全部将领,又改军中制度,并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击进攻秦军。”

    是这么回事啊!难怪赵胜沮丧,看来赵军损失不小。无忌叹了一口气:“损失不小吧?”

    “不小?”赵胜沮丧地咧嘴,想来一个苦笑,没有笑出来:“是全军覆灭,彻底失败。”

    “什么?”无忌惊呆了,宛如当头挨了一盆凉水。

    如此强大的赵国,竟然一败涂地?他不信,长平集结的这么多赵军主力,就这么完了么?他不信赵军竟然败得这么彻底,又问道:“是不是还有部队没有撤回来啊?”

    “唉。”赵胜伤心地摇头:“无忌,不说了,四十六天、仅仅是断粮一个月后,被围将士军心大乱,他们开始宰杀战马,甚至杀死伤兵吃人肉。

    赵括连续组织了四支大军突围,轮番冲击秦军营垒,希望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

    绝望之中,赵括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突围到谷口村时,秦军强弩齐发,赵括身中十余箭,仍然指挥战士奋力向前。但最终,他还是死在了秦军的乱箭之下……”

    赵胜悲痛的讲不下去了。

    “后来呢?”无忌的心开始颤栗。

    “赵军失去了主帅,乱糟糟的像一群无头苍蝇,根本就无心抵抗,随即四十万士兵向秦军投降了。

    后来才得知,秦王在得知赵括接替廉颇担任主帅后,便暗地里将武安君白起调来长平任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

    老奸巨猾的白起走吗上任,赵军却一直蒙在鼓里,稚嫩的赵括怎是白起的对手?白起仅用一招欲擒故纵就令赵括陷入了重围。

    白起奇兵断绝粮道后,秦王得知白起兵力不足时,他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那支在关键时刻切断赵国援军的来路的大军就是这支部队。

    反观吾王,在得报赵括被围后已然慌了手脚,却没有组织更大军力去增援长平,还幻想着赵括这个战将可以扭转战局。简直就是……就是……白痴哦。

    赵军降秦军后,白起启奏秦王,说:‘先前秦军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秦军粮草有限,且赵君士兵反复无常,不如全部杀掉,以节省粮草,防止他们再生事端。’

    秦王也想削弱赵军的实力,立即点头答应了。

    随后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赵军四十万降兵分批出营,将他们全部坑杀了,只留下年纪尚小的二百余名士兵回赵国报信。

    就这么着,赵军的主力就这么完蛋了。

    唉,是多任赵王呕心沥血积攒起来的家当啊。无忌,你费尽心血得到的秦军机密也打了水漂。真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无忌无语了,那怪邯郸城风声鹤唳,现在赵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