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瑟瑟惊蝉 > 第345章 逼秦议和

第345章 逼秦议和

    无忌忽然明白秦王为何会干脆利落地斩杀楼庳了,他是全身心地扑在了长平之战上,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了,楼庳只是一个过气的旧臣,杀就杀了吧。

    可见,秦王是铁了心在干大事,而赵王却是在意气用事。自己刻意为父王报仇雪恨,也有太大的意气成分。如果自己早点回到邯郸城,长平之战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现在赵胜也有意气用事的苗头,言语间颇有埋怨赵括的意味。可赵括是赵王任命的,他的这些话无疑是在影射赵王。一旦赵王得知,难免不起猜忌。如此,赵国也要起腥风血雨了。

    他不敢接话了。魏圉已经对自己耿耿于怀,容不下自己了,若卷入赵国的内卷,就更麻烦了。或许该是到了自己隐遁仙鹤山的时候了?

    可是赵国失败了,唇亡齿寒,往后魏国也没有太平的日子了。

    再说,这次赵军战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白起的缘故。白起不死,魏国也难逃起的蚕食、屠戮。所以自己归隐之前必须设法除掉这个恶煞。

    想不通,白起对魏国的威胁如此之大,魏圉这么还不下旨让鼹鼠动手除掉他呢?

    见无忌沉默不语,赵胜惶惶地介绍道:“眼下,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扩张战果:王龁率一路人马攻占赵国的皮牢;命司马梗率一军北上,夺取太原郡;白起亲帅大军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欲一举灭亡赵国。

    赵国现在是风声鹤唳,处在风雨飘渺之中。无忌,你有什么高招?”

    无忌楞了一下,也是,赵国的危机还没有结束,该怎么应对眼下的危局呢?

    但是,首先还是要看赵王自己的意志,他瞅在赵胜问道:“赵王意欲如何?”

    “吾王后悔没有听从平阳君赵豹的建议而懊恼不已,又因为没有听赵括母亲先前阻止赵括出征而自责。现在只要提起秦军就惊颤不已,都变成惊弓之鸟了,哪有什么主意哦?只是一味在召我和平阳君、虞卿商量应敌之策。”赵胜无奈地道。

    无忌明白了,赵王与魏圉一个尿性,被秦军打怕了,已经吓破了胆。

    但是,再弱的赵军也是一支不能忽视的抗秦生力军,不能就这么被秦军一鼓作气地灭了。只是此战过于残暴,赵军上下谈秦色变,已经没有了斗志,要渡过危机必须设法逼秦王议和,为赵国争取喘息时机。赵国只要稳住阵脚,扛过这次危机,以后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担心自己说实话赵胜会多心,怪罪自己看不起赵国人,只得婉转地道:“有句话,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虽然赵国这次遭遇重创。但是秦国也遭到惨重损失。况且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秦军早已粮草不济,想灭赵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存在相当大困难的。”

    赵胜颇为赞同:“是这样的。秦军也是疲惫之师,只要我们从北方调回的精锐骑兵能及时赶到邯郸,胜败还真难说。”

    也不知道赵胜何来的勇气敢这样说话?他忽然意识到,赵胜这样说的目的,是要通过自己向魏圉传话,说服魏国与赵国一起抵御秦军接下来的进攻。

    无忌苦笑了,自己眼下是有家难回,赵胜不知道自己与魏圉闹翻了么?想起魏圉惧怕秦国那副胆颤心惊的样子,他很惶然,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他判断自己一旦回大梁,且不说魏圉会不会放过自己,光就与韩赵楚合纵抗秦这个话题,他就会对自己动杀心。姐夫不会是装糊涂,为了赵国,全然不顾自己死活了吧?

    他愣愣地瞅了赵胜好一会,决定不理会他的话外之意,将懵逼装到底。

    于是,他附和着赵胜的话道:“可见赵军惨败给白起以后,赵国并没有乱了阵脚,反而君臣一体反思长平之战过失,况且已经意识到秦国将会攻打邯郸,已经着手重整赵军,抱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准备与秦军做最后一搏了。所以,本公子也认为结局难料。”

    赵胜没有得到期望的回话,失望地端起了茶碗。

    瞅着赵胜一脸的忧虑,无忌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刚才赵胜的话是言不由衷,装腔作势。自己这番话,他也只是姑且听之而已。

    其实他们俩都意识到,赵军已无斗志,继续用军事手段抵御秦军,只是螳臂当车,邯郸早晚被破。

    必须面对现实了,无忌瞅着赵胜道:“但是,赵军从北方来邯郸增援,路途遥远,到达之后也是疲惫之师。所以,最好的策略还是议和,以取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说着,自己心头涌上了阵阵不安。现在各诸侯都怕了秦国,魏圉但有秦王的消息都会胆颤心惊,他会真心与赵国联手?六国能有效地组织起合纵抗秦联盟么?

    赵胜则无言地点头,赵国宫廷也有这样的共识。但是,议和的权力捏在秦国手里,和平是乞求不来的,赵国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秦国才会答应议和呢?他很想听听无忌的见解。

    无忌思索了一会,献计道:“我判断秦赵议和是有可能实现的。首先是秦军的行为过于血腥与残暴。坑杀四十万?想想都让人惊悚!对山东各国而言,做出这样事情的秦军,残暴性堪比恶魔,他们对秦军的恐惧一定浸进了骨子里,更怕这样的事情落到自己的国家的头上。所以,各诸侯一定会同意重新构筑合纵抗秦联盟,以抗拒秦国的蚕食。众怒难抑,这就给秦国形成了压力,他就不得不罢兵议和了。”

    坑杀降兵确实确实过于残暴,诸侯忌惮秦军是可以预料的。赵胜点头赞同无忌的判断:“无忌,你的判断与上卿虞卿的看法无二。”

    “虞卿也是这么判断的?”

    “是。”赵胜点头:“吾王已经派使臣去了大梁、陈都,向魏王、楚王介绍长平之战的情况、商量合纵抗秦。”赵胜瞅着无忌,对他寄予了很殷切的希望:“你回大梁后,给魏王好好地分析一下当前形势,一旦秦国击败赵国就会得陇望楚,魏国也会血流成河。明哲保身是行不通的。”

    无忌想起来魏圉胆怯的样子,摇摇头:“这事很难,对外宣扬、表明赵国要合纵抗秦也只是给秦国施加压力而已。

    但是,要议和,达到逼秦军撤军的目的,只能朝秦国内部去用力。”

    “可是,在秦国内部用力,谈何容易?”赵胜为难地挠了挠脑袋,很是头疼。

    瞧赵胜的目光流露出了黯然,无忌决定继续给赵胜打气鼓劲。他胸有成竹地继续分析道:“我分析,虽然白起已经部署大军分兵朝邯郸进发。可是白起只是长平之战的主将,并不是进攻邯郸的主将,可以说他现在的行动是擅权。我听说苏代现在在邯郸,何不委派他作说客,携带重金游说秦相国张禄?就说:如果现在赵国亡了,秦王就是秦赵共主,以武安君白起的功劳,一定是要位列三公的。这样一来,身为宰相的张禄肯定坐不住的,他怎会甘居白起之下呢?他一定会认同苏代说的分析。这是很现实的事情,若白起灭了赵国,以这种功劳恐怕真的会威胁张禄的宰相地位。

    再说,秦军已是疲惫之师,继续打还不如逼赵韩割地,暂且休兵,休整之后再攻邯郸不迟。而且要让苏代特别说明,说赵国愿意割地求和。这样,张禄就有了劝秦王休兵的理由了。”

    “好,这个计策甚好。”赵胜的思路忽然开朗,非常赞同无忌的分析。

    “关于结盟合纵抗秦,尽管各诸侯都会赞同。但是,真正行动起来会很艰难。所以可以分步骤行动,可以考虑派出使臣到楚、魏请求支援,与赵形成三国合作、联手抗秦。同时,还要派出使臣到燕国与齐国,劝说他们不要再浑水摸鱼,覆巢之下无完卵,趁人之危,他们自己也就离灭国不远了。”无忌说完了逼迫秦国议和的行动方案,瞅着赵胜道:“综合上面这几条,逼秦国议和的方案也就明了了。重点给秦王一个明确的态度:赵国已经做好了与秦国鱼死网破的准备了。秦军要进攻邯郸,那就来吧!如此,内外相逼,秦王能不三思么?”

    听了无忌这一番分析,赵胜一扫先前的颓废,起身道:“哎呀无忌,听你一番话犹如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啊。我这就去见吾王去。”

    说着,他匆匆起身准备出门。无忌叫住了他:“姐夫,我与我姐多日不见了,能够与她聊聊么?”

    “看你说的,姐弟之间有什么不能聊的?”他笑了,道:“我就让她来。”

    无忌望着赵胜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逼迫秦国议和不过是缓兵之计,以后秦赵之间免不了还有一场恶仗。他判断,经长平之战,赵国军力已疲弱不堪,若各国不能合纵抗秦,赵国很快就会溃败。届时,魏国就会处在风口浪尖之上,面对秦军的蚕食了。

    魏国必须未雨绸缪,整军备战了。只是魏圉已经被秦军吓破了胆,况且已经容不下自己,更谈不上信任,该如何是好?

    “无忌。”正想着,传了魏氏亲切的呼唤声,她进屋来了,端着一个银酒壶爵杯,笑吟吟地放在矮桌上,道:“听你姐夫说,这次长平之战,你为你姐夫出力甚多,除了献言献策,还冒险深入险境为赵国刺探情报。辛苦啦。”

    “姐,都是自家人,干嘛这么客气啊?”无忌不以为然:“为姐夫分忧不就是为姐扫除烦恼么?”

    魏氏感动地道:“姐知道,无忌是个有善心的人,见不得姐受委屈,这么做全是可怜姐。姐感恩在心。”

    无忌朝她作揖,笑道:“姐,只要你和姐夫满意,我冒点险没什么的。再说,魏赵唇齿相依,缺了哪一个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帮赵国也就是给魏国做事,应当的。”

    “道理是这么回事情。”魏氏叹了一口气,跪坐在了蒲团上,给无忌倒了一杯酒,面色晦暗地道:“可是,你魏王哥哥似乎不这么想。他几次三番地拒绝与你姐夫见面,就怕粘上赵国的祸水而避之不及。你姐夫可是赵王任命的与魏王接洽的特使,他这么做弄得你姐夫在赵王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被斥责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哎呀,涉及自家安危的事情,那个君王不敏感呢?尤其是面对暴戾的秦军,肯定是疑神疑鬼啊。”无忌醒悟赵胜忧心忡忡的原因了,魏圉现在是逮着谁咬谁,什么特使都不见。所以,赵胜才暗示自己去劝魏圉。可是,魏氏是怎么得知这些的?赵胜不可能把自己出糗、丢脸的事情都说给他听吧?

    他瞅着魏氏笑了起来:“姐夫回来朝你撒气了?”

    她摇头道:“他是很生气,却没有为难我,就是让我与你唠唠,想你能设法说服魏圉帮助赵国,助赵国一臂之力……”

    “可是,姐,你不知道么?我与魏圉闹掰,已经离开大梁三年多了。他现在看我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很不能将我剁碎了喂狗。”无忌讪讪望着魏氏无奈地说了实话:“你说,我怎么回大梁信陵君府?又怎么去见吾王?更别谈劝说他与赵国结盟了。对姐夫的困境我现在是无能为力哦!”

    魏氏很惊诧:“怎么了?你怎么就得罪魏王了呢?”

    “也是因为秦赵之间的战事,我们意见相左。”无忌叹了口气,沮丧地解释道:“他拿定了主意坐山观虎斗,不许我揭示韩国在上党事情上挑唆秦赵相斗的阴谋,更不许我来邯郸为姐夫出谋划策……”

    他把魏圉要强留他在王宫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他没敢把自己用黄豆伤廷尉的事情说出来。她与魏圉的年龄相差不多,同在王宫中长大,论情分要比自己与他俩的关系亲近多了。自阏与之战时自己借口探望魏氏,魏圉没有一口拒绝却犹豫再三的态度让他察觉,魏圉还是很在乎他这个姐姐的,很难说他们之间没有书信往来。如果自己在魏氏面前表露对魏圉的不满,一旦她写信告诉魏圉,魏圉就会更厌恶自己了。所以,他只能说魏圉对自己为赵国出力非常不满,已经显露了杀心,幸亏自己匆匆逃出了王宫才逃过一劫。

    嘴里介绍着,他的心里却打起了鼓。显然,赵胜夫妇是要自己回魏国充当说客,说服魏圉与赵国结盟抗秦。

    自己断然是不能回大梁的,这会挑起魏王内心的怒火。人在恼怒之下,情绪容易失控,万一下旨刀戟相向,事情就再也没法挽回了。这倒不是自己怕死,由此拖累赵国与魏国的关系,就得不偿失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