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还源 > 第十三章 蝇头小利的标准

第十三章 蝇头小利的标准

    回到家后,宋远花了好长的时间和心思,好好的消化小武的话,毕竟小武在他的心中,可是有他心通的高人。可是过了没多久,宋远又回复到懒散的状态。

    同一栋楼的住户早上五点多就有为一天的生计开始忙碌的,宋远总是睡到八点多才起床。

    白天早饭如果吃的过晚,中饭和晚饭就合成一顿吃。

    他坚持的练字,网文写作,八部金刚功和面朝南方食气补阳的运动也常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晚上有时他更是要到十一点才休息。

    他设想的每天念阿弥陀佛圣号和观世音菩萨圣号为自己求子求女的行动也一直没有实行过。

    规定的每天早晚静坐半小时左右,也是随缘。

    现在他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思维模式,就是随缘。一旦有一点的违缘或者心中想要打退堂鼔,他就告诉自己,随缘吧。到了最后,他连修行也说服自己随缘吧。现在他的口头禅变成了,随缘吧,随缘吧。

    他的母亲让他观看视频上有人讲的调理身体的单方,他说随缘吧。

    他的老婆想让他出去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他说随缘吧。

    他想去乡下看一看那些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他知道,他们年纪已经很大,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可是出于一种他说不出的一种情绪和感受,他不想去,是因为他的父母在二十年前离婚,是因为自己以前呆在乡下时从来没有开心过,还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可以显摆,或者他已太久没回去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他也不清楚原因,他就是不愿去。他曾问父亲,自己想要买些东西看看这些街坊大爷大娘,父亲告诉他,如果你给这家买了,没给那家买,人家心里就会不舒服。如果你今年买了,下一年不买,人家可能也会说。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回到乡下时,宋远就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深深的无力感,让他觉得自己被困住了。于是,他告诉自己,随缘吧。

    因为,在他看来,除了随缘,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十几年的上学生活,二十几年的离家时光,已经让他脱离开了社会,让他彻底变成了一个边缘人。他不喜欢大城市的人潮汹涌和喧嚣,他也没有能力在大城市安家,他喜欢住在平房里,喜欢相互不打扰的农村生活,可是又不熟悉农村的人情世故,他又回不去他出生地的乡下。生活有太多无奈,除了随缘,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他想要修行,可是根本静不下心来。

    即使他努力的戒除电影,电视剧,游戏,小说,短视频,直播,网购,可是他的心依然无法静下来。一种说不出的不安和惶恐让他总是郁郁寡欢。

    他听梦老法师的视频,看佛法类的书,看达摩大师血脉论,最上乘论都无法停歇心中的不安。因为世俗的责任在召唤。

    那一天,他终于在极度的混乱中,再次去废品站找小武。

    小武依然是阳光灿烂:“你还记不记得佛陀那则放下的公案?”

    一个很有修行的外道带了两只花瓶向佛陀请教。佛陀对他说,放下,他把两只花瓶放下。佛陀又对他说,放下,他把两只手也放下。佛陀还让他放下,他回答说没有什么可放的了。佛陀告诉他,放不下就担起来。外道就悟了。

    “你现在就处在划地为牢的状态。如果你要做什么,就去做好了。如果不愿去做,就不去做好了。可是你放不下别人对你的要求和看法,自己又不愿担起来。如果现在世俗的责任你放不下,你为什么不直接担起来呢?”

    “可是我担心世俗的事物会耽误自己修行啊?”

    “谁道你这样心神不宁就有益自己的修行?佛法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隔岸观火,要在生活的每个当下落实,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结合起来,你才能真正从佛法中受益。只有从佛法中真正的受益了,你才能对它生起不二的信心。否则一切都是你的妄想,你的信也没有真正的力量,遇到一丁点的违缘和逆境,你就会退转你自认为坚不可摧的信心。”

    宋远惭愧道:“我该从哪里着手呢?”

    小武道:“从恢复正常的休息,吃饭,锻炼开始。找一份工作,无论什么工作,最好是能够帮助到人的,公益类型的,如果没有只要不是犯戒的都可以。先把生活步入正轨,不让你的家人担心你,这就已经是你当前最好的修行了。”

    “屠宰,卖酒,游戏开发这些行业应该都算破戒了吧。”

    小武淡淡道:“你说呢?”

    “屠宰,犯杀戒,以后偿命债。卖酒,犯酒戒,以后脑子糊涂。游戏开发,增加人的瞋恨和虚妄,以后自己被人瞋恨,脑子胡思乱想,不得安宁。”

    “差不多就是那么回事儿。总之,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记住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取舍。想明白你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应当做的就去做,不应当做的那是绝对不能做,举手投足之间,或成或败,或福或祸,或吉或凶,正所谓一步对,步步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难道不该小心选择自己的职业吗?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让自己犯下大错。”

    宋远点头:“不过这个蝇头小利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才算是小利?什么又算是大利?”

    小武道:“这个就要你自己去定了。你自己定的,自己就会尽力去遵守,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和界限。孔夫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只要对人有损害的,让人头脑混乱的,让人伤身害命的,让人性灵染污的,不仅自己不能沾染一点,就是看到有人已经在做的,也要勤加劝诫,让其早早脱离苦因。须知,种苦因,必得苦果,不要心存丝毫的侥幸。岂不闻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难道会有假吗?”

    “照这样说,有些行业即使是法律允许的也不能做啊?”

    “法律允许的都是大家遵守的底线。犯法一定不对,可是不犯法也不意味着一定对。做任何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无愧于天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怕让大家知道,原则上那就可以做。”

    宋远心满意足的点点头,眼前的迷雾被小武一扫而空,剩下的只需要自己迈开步子向前走就行了。他暗暗发愿,祈求诸佛菩萨保佑自己快速找到自己的正业,让自己早日担起自己世俗的责任,好安下心来念念觉照修行。

    至于什么才是蝇头小利,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自己衡量衡量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良心干一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世间又有什么利益,不是蝇头小利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