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宣和靖康 > 第35章 出城的皇帝

第35章 出城的皇帝

    靖康二年正月初一。

    新年到了,虽然经过了洗劫,可百姓们仍然要过新年啊,他们期盼着新年能有新的气象,期盼金人们赶紧走吧。

    皇帝也要过年的,以往的这个时候,赵佶都会出宫,和百姓们见见面,象征性的与民同乐。

    赵桓今年没这个心情了,他从登基起,一天好日子没过。

    他去延福宫给太上皇拜了年,又派了济王和景王去金营给两位元帅拜年,做为回礼,金人也派了官员来给赵桓拜年。

    一切似乎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

    粘罕已经写了奏折给金太宗,请求罢黜赵桓,意味着要灭宋。现在正在等金太宗的回复。

    这一切,赵桓都还蒙在鼓里。

    正月初二,金人要求赵桓再次派人去找康王。

    事实上,这个时刻,康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的存在,让割地事宜难上加难。

    金人的情报出现了偏差,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康王在开德府,而实际上比时的康王已经在东平府了。

    在开德府的是宗泽。

    赵构的两个兵马副元帅宗泽和汪伯彦的政见是相左的。

    宗泽要战,想去解汴京之围,而汪伯彦俱战,建议赵构离金人远一点,越远越好。

    赵构的选择是两边都不得罪,他带着汪伯彦等人跑去了东平府,留下宗泽在相州招募兵马,实施抗金。

    宗泽为了鼓舞军民的抗金热情,对外宣称康王元在开德府,这也导致了金人情报的失误。

    刘浩开始给岳飞派任务了。

    “岳飞听令,命你带三百骑,前往李固渡渡口侦察,有何军情,速速回报。”

    “末将遵令。”

    这是岳飞在刘浩帐下的第一战,他表现的信心十足。

    金人一面要求赵桓将康王召回汴京,一面也在寻找战机,要将这一支抵抗的力量扼杀。

    岳飞带领的三百骑兵在李固渡附近遭遇了金军。

    岳飞毫无惧色,如出山猛虎般与金军展开激战,杀死金军将领,击溃金军。

    之后又在滑县附近与金军对阵,岳飞身先士卒,又一举击败金军,取得两连胜。

    两战虽是小胜,可对于宋军来说,意义非凡。

    它打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民众及士兵的抗金热情持续高涨。

    这两战之后,岳飞正式编入宗泽的军中,这是他第一次在宗泽麾下效命。

    宗泽带领部队继续往汴京开进,他还期望着能凭借手中的兵力解救汴京。

    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岳飞的勇猛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取得了十三连胜的战绩。

    一时间,他的名字让金兵闻风丧胆,他们不能理解的是,怎么宋军中忽然就多了这么一个人,根本无法战胜?这人早干嘛去了,如果他早出现一年,金军至于那么轻松之渡过黄河吗?

    岳飞也凭借军功,升迁为修武郎,虽然这只是一个正八品的武官职位,但这是岳飞的第一个官职,代表他迈进了仕途的门槛。

    正月初八,阴谋开始的第一天。

    这一天,粘罕忽然提出要求,让赵桓去金军的营地,理由是需要赵桓给大金皇帝上尊号,并表示赵桓如果太忙去不了,让太上皇赵佶去,也行。

    赵桓思考了两天,还是做出了去的决定,形势基本上已经让他没有拒绝的本钱了。

    临行前,他还是做了一些安排,任命枢密院使孙傅为汴京留守兼太子少傳,梅执礼为副留守,他们辅佐太子监国。

    这是赵桓做的最坏的打算,陪同的有郓王赵楷、宰相何㮚、还有执政冯澥和曹辅等等一些官员。

    得到消息的汴京百姓,涌到城门处,希望皇帝留下来,以防不测。

    张叔夜也拉住赵桓的车驾哀求皇帝别去,并失声痛哭,可皇帝已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同样哭着对张叔夜说:“嵇仲努力。”

    嵇仲,是张叔夜的字,如此一番,又惹的百姓们失声痛苦,现场一片哀泣。

    粘罕的目标已经变了,主观方面的原因,我们不予深究,但客观方面,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索赔不到位。

    关于黄金和白银的支付,即便是后来更改了数额,可粘罕实际到手的只有黄金五十余万两,白银一千四百余万两,与更改后的数额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两亿五千万两,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第二,五十座城的交割。

    以陈过庭、刘韐、折彦质为代表的交割使在办理交割时效率太低,也同样出现叫不开城门的现象,不仅如此,还有临阵倒戈的情况发生。

    比如深州,去深州办理交割事宜的是欧阳珣,到了城下,原本应该劝说守军放下武器,立刻投降的欧阳珣,却对着城上大喊:“朝廷为奸臣所误至此,吾已为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

    金军大怒,在欧阳珣身上浇上油,纵火将他烧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这样的情况下,粘罕感觉,赵桓所承诺的一切都似空中楼阁,遥遥无期。

    当天,赵桓与第一次一样,没有回城。但有人回来送信,说事情尚未办完,皇帝明天就会回来。

    第二日,同样的戏码。

    接下来一直到二月初五,都是如此,赵桓已经在金营待了将近一个月了。

    这期间,有一个日子,要拿出来说一说。

    靖康二年正月十六日,这一天,刘韐自尽了。

    第一次真定保卫战,正是在刘韐的带领下,真定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可不久前,他却被任命为割地使,去劝说那些还再继续战斗的将士们,放下武器。

    正月十五,金人派人找到刘韐,希望他能归顺。

    刘韐正言道:“一臣不事二主。”

    在过完最后一个上元节后,他选择在府中自缢而亡,终年六十一岁。

    此时的赵桓,还不能说是被拘禁,只能算被软禁了,做为一国之君,他还是有一点自由和活动的空间。

    他也觉察到了不一样,暗中写了信送回汴京,意思是让孙傅他们好好辅佐太子,并指示让河北等地的军民,不要放弃抵抗。

    可是这一切,来的都太晚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