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御笔之宝

    在杨一清的催促下,匾额很快就做好了。

    他特地选了个黄道吉日,在城中最好的酒楼,宴请吴、郑二族的族长。

    杨一清没有摆什么官架子,早早地就先在酒楼里等着了。

    这回是他有求于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难免让人心里有芥蒂。

    若是因此,导致商谈不成功,那就是大错。

    眼下这个情况,面子都是次要的。

    甚至杨一清都做好了,对方不给自己面子的心理准备。

    对方是广东望族,经营地方久矣。

    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话,要比官府更有用。

    上次一战,中国输的太惨了。

    征召来的民壮,死的远比官军还多。

    对于吴、郑二族,这次愿不愿意继续提供协助,杨一清心里是没底的。

    他自然可以凭借官威,以势压人。

    但这不是杨一清的行事风格。

    杨一清希望,双方这次的会谈,能够获取成功。

    哪怕只愿意提供最小的帮助,他都很满足了。

    地方望族,大都有自己划分好的势力,也更容易渗透到民间去。

    保不齐,他们在佛郎机那边,就有自己的人。

    犹如东边沿海的倭寇。

    不过一弹丸小国,哪里就有这么多的番国海贼。

    其中有多少,是过不下去的沿海渔民。

    又有多少,是当地望族的监守自盗。

    考虑到吴家、郑家,过去就一直和佛郎机有商业往来,杨一清就不想失去这个盟友。

    哪怕最终没能谈妥,不得罪人,把助力往对方那边推,就算是赢了。

    杨一清知道,自己当然可以用通敌之罪,灭其满门作为要挟,令二族同意。

    然后呢?

    整个广东省,就只有他们两家和佛郎机有关联吗?

    还是将广东省都犁地一样,犁一遍?

    宸濠之乱后,遭受祸乱的地区,至今民生尚未恢复如初。

    今年又多地经受水灾。

    杨一清不欲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火上浇油。

    一切以稳妥至上。

    在等待的时间里,杨一清不经意地扫过靠在角落的两扇匾额。

    匾额用红布盖了起来,看不到里头的描金大字。

    “主人,吴郑二族的族长来了。”

    杨一清点点头,示意仆人将他们领进来。

    他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将面上不合时宜的表情都收起来。

    吴瑗、郑志锐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已经传遍广州府大街小巷的前内阁大学士,用温和、亲善的神情望着他们。

    二人皆是族长,平时私下关系也不错,此时联袂而来,自然也有昭示他们已结同盟之意。

    ——上回协战出的血,官府还没给予补偿。

    说好的抚恤,一直都没下来,全是他们自己垫的。

    难免心里不爽快。

    杨一清锐利的眼神,看到他二人对视一眼后,招呼他们坐下。

    “来来,坐。我初来乍到,也不知广州府哪家酒楼地道。就听了当地人的推荐,选了这家,也不知合不合你们口味。”

    吴瑗年岁比郑志锐稍大些,二人便由他为主导。

    吴瑗朝杨一清施以大礼。

    “杨阁老客气。”

    杨一清摆摆手,“我已非阁臣,莫要如此称呼。”

    吴瑗停顿了一下,试探着问:“那……杨公?”

    杨一清笑呵呵地点头,“如此甚好,不显得生分。”

    “来,快坐。人已经齐了,叫店家上菜吧。”

    吴瑗和郑志锐分别在杨一清的左右手边落座,时不时向对方打着眼色。

    杨一清全当自己没看见,只招呼他们吃菜。

    “我幼年也是在广东高官大的,许久不吃当地菜色了。倒是有些想念。”

    杨一清一筷接着一筷,动作之间,尽显利落大方。

    吴瑗和郑志锐,看他如此模样,觉得不像是要耍诈,而是真心实意,想要和他们谈事儿的。

    今日赴宴,所为何事,大家心里都清楚。

    吴、郑二族倒也不是不愿继续协战,只是光让自己出血,不给自己输血的事儿,心里老大不乐意。

    饭毕,杨一清让人将碗碟撤下,换上清茶三杯。

    这是正式要商谈的节奏。

    杨一清小啜一口,缓缓道:“吴、郑二族先前出力颇多,此事汪按察使已经同我提过了。”

    他关切地望着二位族长,“先前说定的抚恤,可有发放到死伤者家中?”

    不提还好,一提起来,两位族长那是一肚子的苦水要倒。

    “杨公明鉴!先前汪按察使与我们说好。此次助战,但有死伤,一应用朝廷定下的银钱抚恤,绝不亏待!”

    “可这都过去多久了?连个影儿都没见着!”

    郑志锐说起来就气。

    他指指吴瑗,又指指自己。

    “郑家此次伤了百余人,死不见尸的更多。族人日日都划着哨船,在屯门岛一带寻人。吴家亦是如此!”

    “我二人身为族长,心怀愧疚,拿了族里的公中钱,先贴补给了他们。总不能见那些孤儿寡母的,活不下去吧?”

    杨一清听得很是认真,不停点头。

    “此事我知晓了,容二位族长宽限三日。三日内,我定将所有抚恤,送往二位家长。”

    吴瑗和郑志锐显然有些不信,他们和官府打交道的时日可不短,知道碰上银钱,不跟自己要,就已经不错了,还送上门来?

    开玩笑呢!

    不过倒也勉强愿意给前阁老一個薄面。

    二人虽然面色难看,却也应了。

    只是言语少了许多,语气也淡淡的。

    杨一清笑呵呵地道:“不过除了当初说好的抚恤外,我另有一物,要相赠于二位族长。”

    他站起身,亲自揭开两块匾额上盖着的红布。

    落日余晖映照在八个硕大的描金字上,璀璨耀眼得很。

    郑志锐眼尖地看到,匾额上八个字的正中间,加盖了一方印。

    正德御笔之宝。

    吴瑗揉了揉眼睛,再用力眨了眨。

    郑志锐嘴巴大张,情不自禁地站起来。

    “御、御……陛、陛下……”

    杨一清颔首笑道:“我将二族壮勇奋力杀敌之事,上奏给了陛下。陛下大为感动,是以赐下这两块匾额,以作嘉奖。”

    吴瑗顾不上杨一清还在边上,眼睛里就只有匾额。

    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冲过去的时候,还把杨一清撞去了一边。

    伸出去的手,想摸,又不敢摸。

    在身上用力擦了擦后,才分外小心地轻抚。

    “老郑!老郑!是真的!真的!”

    郑志锐已经激动地完全说不出话来。

    御笔亲题,御赐匾额!

    这不得挂在家门口,让每个从自家经过的人都瞻仰一番?!

    不不不,还是放去祠堂,让列祖列宗都知道知道,也好让他们高兴。

    杨一清含笑望着二人,静静地等待两位家主平静下来。

    匾额之事,他从未向陛下提及,是陛下主动做的。

    本来还以为,陛下会赏赐些实物,不过显然陛下是明白地方望族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杨一清开始期待战事的结束,等自己入京后,等着自己的,又会是什么呢?

    拭目以待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