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明:百官跪求我当暴君 > 第56章 压力来到了这边

第56章 压力来到了这边

    杨一清那边的进展很顺利。

    仿制火器所需的场地、人员,乃至后续需要投入的物料和资金,也都准备妥当了。

    这让汪鋐压力巨大。

    短短几天内,汪鋐的鬓角,肉眼可见地白了不少。

    “臬台,董参将那边……怎么说?”

    汪鋐皱着眉,扫了说话者一眼。

    他现在哪儿还有脸去见董祯,是人家见自己和杨公走得近,主动过来找自己说话的。

    董祯倒是没提战败,只是询问自己,可有地方需要帮忙的。

    汪鋐没好意思说,请董祯吃了顿便饭后,只说有什么事,再行上门叨扰。

    董祯也看出他的尴尬,没多言语就走了。

    汪鋐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他好不容易爬到了三品大员的位置,成了地方上的实权官。

    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将过去所做的一切推翻。

    要是他当时能多留意佛郎机一些,或者趁两国互通商贸时,先把那些火器搞到手,哪里还需要现在这么麻烦。

    如今两国交恶,想掺沙子都掺不进去。

    杨公那头,已是万事俱备,自己这边,却毫无进展。

    汪鋐把自己的官位,看的是很重的。

    他还想着能调去京师,做个天子脚下的京官。

    哪怕职位低一些呢?

    地方官入京述职,都得看那些京官脸色,三品大员也不例外。

    这也是他多年盘踞在广东省,于地方上广结善缘的原因。

    广东地界上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只要冲他汪鋐开口,能帮的,都会帮一把。

    董祯就是这么和他结下的情谊。

    如今一朝战败,人走茶凉,连个愿意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了。

    董祯还算好的,还乐意来往。

    他这次算是被自己给害惨了,损失惨重,上峰那边都交代不过去。

    刚到手的左参将,八成得飞。

    回头京师层层施压,追究起战败因果来,怕是原先的佥事都保不住。

    不过汪鋐现在也无心去计较这些,他自身如泥菩萨过江。

    汪鋐这段时候,一直在尝试,看能不能和佛郎机那边船上的中国人联系上。

    有些中国人,是沿海百姓,去做工的,有些则是佛郎机在占据满剌加后,强掳当地人为奴的。

    汪鋐有信心,只要能联系上,就有把握让他们反水。

    但佛郎机似乎一点机会都不想给。

    如今广东沿海,都对佛郎机施行了封锁政策。

    虽也有当地名门望族,为了丰厚的海利,与佛郎机私下贸易。

    不过两者会把交易地点放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周遭数艘哨船把风,一有动静,立刻将消息传过去。

    等自己派人抵达后,两方人马早就消失无踪。

    尝试几次后,汪鋐就放弃了这个法子。

    他们的船只不如佛郎机的快,抓不住的。

    随后,汪鋐又想着,是不是可以潜入到满剌加,与那些百姓进行联络。

    佛郎机占据满剌加后,逐大明国敕封之王,迫满剌加百姓为奴。

    满剌加已经多次向中国求助,希望借中国之力,助其复国。

    倘若他们能够与满剌加那边联系上,定然能让这些亡国后,被迫受到奴役的百姓,为中国效力。

    待驱逐佛郎机后,满剌加疆土又可恢复,百姓亦可恢复良民身份。

    可佛郎机在满剌加周遭,停驻了数艘大船。

    都是蜈蚣船,船坚炮利,非叭喇唬船能比拟的,船身太大容易暴露。

    而哨船又支撑不了那么久。

    汪鋐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办法,全都被堵死。

    今日也是其召集下属,集思广益,看能不能拿出个可行的办法。

    汪鋐还抱有一丝希望,想要保住自己顶上的乌纱帽。

    程昌和张拯,还在虎视眈眈,等着抓自己的把柄,眼下需步步为营。

    “海上交易,不比陆地便利。大宗货物,总归是要靠岸才行。不如让各地巡检着实留心,若遇佛郎机船只停靠,上船抽分,再伺机而动。”

    汪鋐听着巡海佥事的话,缓缓点头。

    这倒是個法子。

    “还有呢?”

    大家沉默不言,苦思冥想。

    一直没说话的提学佥事,此时语出惊人。

    “臬台,恐怕这事儿,得和布政使司那头联手。”

    汪鋐脸都扭曲了。

    他们如今可是一心想着要把责任往他们按察司推。

    联手?

    不下绊子就不错了!

    不过汪鋐还是勉强点头,示意提学佥事说下去。

    “佛郎机船上有通事,先前他们入京邀求封贡时,就有一唤作火者亚三的通事。其人原为我朝沿海富豪人家的阉奴。”

    “入京后,攀上了江彬,得陛下青眼。”

    “卑职想着,佛郎机乃蛮夷,不通皇明之言,颇器重通事。而通事大都为中国子民……是不是可以往这上头,使使劲?”

    汪鋐凝神细思,手指在桌上轻轻点着。

    通事吗?

    倒也是个办法。

    汪鋐和那些通事们打过交道,都是见钱眼开的货色,无国无家,目无君上,利字当头。

    若是能够以利诱之,为自己做事,再许诺战后归国,不追究其通敌之罪,兴许能成。

    布政使司掌管民财二政、田土户籍等事,与按察使司所管辖的法务备兵不同,在与通事的沟通上,的确更合适。

    这件事,只有自己出面去协商,是最合适的。

    官位相当,地位相当。

    若再有杨公出面作保,调和两方关系,就更有保障了。

    “如此,我去找张参政。巡检抽分一事,你们安排。”

    “诺!”

    汪鋐腆着脸,先去请了杨一清,由他出面做东,宴请程昌和张拯。

    广东布政使司的另一位参政唐前,前些日子被人弹劾,连同右布政使邵蕡,一同去了京师问罪。

    如今两个布政使和两个参政位置,都有空缺。

    张拯心思也有点活泛,想再进一步。

    是以杨一清的面子,是必须给的。

    程昌还不知道杨一清如今成了所谓总理军国事务大臣。

    这件事,杨一清藏得很严实。

    陈伦虽知情,却也知道自己小命难保的情况下,泄密就是加剧铡刀落在脖子上时间。

    是以被蒙在鼓里的程昌,只当杨一清是天子特命的天使。

    程昌可以上书,把天子骂的狗血淋头,但却不得不对天使尊敬有加。

    两者意义完全不同。

    程昌和张拯一前一后到的。

    看见汪鋐此时侧立而侍,不屑极了。

    一点文人的风骨都没有!

    软骨头!

    就凭他,还想击败佛郎机?

    异想天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