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无功当罚

    朱厚照还沉浸在想要打哈欠的欲望中。

    为了不失仪,他努力压下那个哈欠,眼角不免条件反射地沁出泪花。

    用力将泪花眨掉后,他才意识到,朝臣都借着笏板的遮挡,注视着自己。

    而王弟则是肩膀抖个不停。

    朱厚照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糟了!

    朱厚照意识到,接下来自己会面临何等口诛笔伐。

    岂有朝议时,不让言官说话的?

    果不其然,张九叙当即发飙。

    他义正言辞的模样,仿佛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一般。

    “陛下何以如此?莫非陛下忘了,本朝言官职责?劝谏天子,稽查六部百司,封驳章奏,建言兴革,皆言官分内事!”

    “如今陛下令臣回班。明为陛下对臣不喜,实为陛下轻视言官。”

    “陛下此举,不仅令六科言官心寒,更令天下人以为陛下非善纳谏之明君。”

    朱厚照不免多看了他几眼。

    原来自己在他心目中,还是个明君。

    平日上书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里头字字句句都恨不得把自己比作桀纣。

    再看看如今这正义凌然的模样。

    大抵那些上书都是叫人代写的吧。

    在众人的迥然目光下,朱厚照只得承认自己先前失言。

    “张卿之谏,甚是有理。”

    天子给了台阶,虽然张九叙还不满意,却也知道见好就收。

    “陛下容禀,臣以为,广东之战事,不应赏,当应罚。”

    朱厚照挑眉。

    说的好有道理,你当着广东参加战事的军官、民壮,大声再说一遍。

    张九叙既然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广东战事之因,乃是广东按察使汪鋐擅自挑衅佛郎机。首战不胜反败,致使我皇明死伤无数,遍地哀鸿。”

    “后反败为胜,却也让广府都司损失惨重。为此战,皇明投入无数兵力、财力。”

    “今岁多地水灾,流民聚集京师险生暴乱。为赈灾,国库所余本就不多。”

    “如今因此战事,更是雪上加霜。”

    “凡此种种,皆因汪鋐。”

    “臣弹劾广州按察使汪鋐擅自出兵挑衅,损广府官兵万千,耗国库宝财千万,使天下民心不定!”

    “纵览古今各朝,国蠹莫过于此。恳请陛下明鉴。”

    朱厚照听罢,含笑朝杨廷和看了一眼,又将视线放回到张九叙身上。

    “依张卿之意,当治汪鋐大罪?以汪鋐之首级,告慰此次战事中死伤军民?”

    张九叙坚定道:“当是如此!”

    “若赏罚不分明,以何威慑朝野内外之宵小?”

    听完这一番话,朱厚照瞌睡全无。

    看来自己上次给张九叙的教训,还是不够深刻。

    “既如此,就议一议吧。此次战事,当赏当罚。”

    严嵩率先出班。

    “陛下,臣以为张给事所言差矣。”

    张九叙冷眼望着这位御前新贵,捏了捏中笏板,理了下宽大的袖子。

    “严员外是觉得,当赏了?”

    “正是。”

    严嵩毫不畏惧地对上张九叙,丝毫没有尊敬前辈的意思。

    “依张给事所言,凡战事,非皇明先攻而败者,都不当赏。不知我对张给事的说法,理解得可对。”

    张九叙反问:“难道不该如此?凡战必有伤亡,死伤的无论是军是民,皆为皇明百姓。”

    “地方擅自出兵,为邀功之举。即便侥幸得胜,亦不当赏。”

    “其所征为当地民壮,其所耗为皇明国课。不思教化,穷兵黩武,为己私致使百姓受苦。”

    “严员外难道不见宸濠之乱后,江西之地满目疮痍?”

    严嵩立刻反唇相讥。

    “我乃袁州府人,岂能不知?”

    “可张给事以此事举例,我以为甚为不妥。”

    “宸濠之乱乃庶人朱宸濠谋反。朝廷不得已,才举兵平叛。与护皇明而兴兵之地方,截然不同!”

    “佛郎机野心勃勃,先取满剌加,后以火炮警示广府。其目的已是昭然若揭。”

    “张给事不满广府主动出兵攻打,可是要等佛郎机如倭寇,攻上岸来,屠戮百姓,方起兵反击?”

    “东南倭寇之灾,至今愈演愈烈,难道张给事都看不见吗?”

    “难道在张给事眼中,唯有广府百姓是百姓,东南沿海的百姓,就非皇明之百姓不成?”

    “今日若采纳张给事所言,才是真正叫那些抗敌于国门之外的将士、民众寒心!”

    “试问,如百姓获知,保家卫国者,无功当罚。那往后敌军前来,各自逃命便是,死守一城还受罚,不若一走了之。”

    “到那时,张给事再同目不忍见的地方说教化之言,也不迟!”

    张九叙连声道了三声“好”。

    “敢问严员外,若不以教化为先,何以令百姓依四时而劳作,何以使百姓敬律法而遵从?”

    “严员外苦读数年,据闻昔年高中二甲二名。我不如也。但依我之见,严员外早就将圣人言抛之脑后,为官不过以公谋私罢了!”

    严嵩并没有因张九叙的话而愠怒。

    他做官,就是以公谋私。

    说中了,也不会恼。

    因为现在他还没到谋私的时候。

    什么都没做,就横加指责,这是诬蔑诽谤。

    严嵩转头就对朱厚照深深一拜。

    “陛下,臣弹劾刑科给事中张九叙,凭借言官之权,谤诽百官。”

    “臣家境贫寒,京师皆知。若非陛下赏赐,元旦节都过不像样。如今身居陋屋,仅果腹尔。”

    “不知张给事从何得出,臣以权谋私之论。”

    “臣恳请陛下,着人清查臣之家财,以正臣之清名。”

    严嵩缓缓起身,眼睛盯着张九叙一眨不眨。

    “倒是听闻张给事家中,财宝无数,远超本朝官员俸禄。张给事出身贫寒,何以得此财?”

    张九叙登时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晃晃,往后退了几步才稳住。

    “严惟中,你血口喷人!”

    严嵩往前踏出一步,丝毫不退让。

    “张给事手无凭据,就毁我清誉。可是想要我以死相争?”

    “若我今日撞死在奉天门,以证己身清白。那张给事敢不敢也撞死在此,以证你家中财宝乃正当得来?”

    严嵩一步一步,缓缓向不断狼狈退后的张九叙逼近。

    “张给事将教化一事,说得如此毋庸置疑。那今岁鞑靼南下之时,就有劳张给事一人力战,以教化之言,退鞑靼之兵。”

    朱厚照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正欲打断,有人却先他一步。

    “够了!”

    杨廷和自班首处回头,对严嵩冷眼相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