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 第44章 博南拉杆,心理素质对飞行的影响

第44章 博南拉杆,心理素质对飞行的影响

    由于高原机场海拔高,空气密度和大气压力小,地形复杂,太阳辐射和向背阳地形受热不均匀的缘故。

    高原,乃至高高原机场的运行,用比较笼统的概述来说,主要有以下七个显著的特点:

    1.相同的起飞、着陆重量,飞机在高原时的真空速要比平原运行大得多。同时,发动机推力也会明显减小。这一特点,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高原机场的起飞和着陆时,需要的距离明显增加;

    2.因为飞机发动机在高原推力减小,空气动力也会随之变差。这就直接导致飞机在空中的机动能力降低,直观表现为飞机空中加速和减速时,所需要的距离都会增长,转弯半径也会增大;

    3.高海拔地区的高空风普遍较大,接近地面的空气因太阳照射导致向阳和背阳方向的受热不均,加上地形对风的阻挡、加速,也使得高原地区经常出现剧烈且快速的风速、风向变化。直观表现为乱流、风切变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

    4.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气象复杂多变。很容易出现诸如:浮尘、扬沙、雷雨、暴雪、浓积云、雷雨云等等不利于飞行的天气;

    5.同样因为地形复杂,高原机场的机场周边,往往净空条件堪忧。导航设施的安装也较为困难,这就导致飞机的起降和复飞操纵难度大大增加,同时,也是因为地形的限制,高原机场附近可供空中机动的空域和高度都比平原要小,在管制员调度时,较为困难。

    当然,这一点主要是后世,空中交通流量增加后,才比较麻烦。在64年这会,空中交通管制的压力还不算很大;

    6.还是因为地形复杂的缘故,高原机场的无线电波,也很容易产生多路径干扰。即,无线电波在导航台发出后,受地形的遮蔽和反射,导致其很容易出现作用距离缩短、信号强度减弱等等负面情况;

    至于这第七个特点,则是偏向于主观了:

    因为以上六个客观存在的飞行阻碍、或者叫难点的存在,高原航线,包括高原机场运行很容易给飞行员,尤其是刚飞高原航线的飞行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

    心理素质好一点的,是紧张;心理素质差一点的,那可能就是畏惧,或是紧张过度了。

    而在飞行中,紧张过度或盲目自信的松弛,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在空难历史中,因为飞行员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事故案例,简直不要太多。最经典的案例:法航447号航班,或者叫“博南拉杆”。

    这航空界的世界名梗,其传播度之广,就连许亚林这个军航飞行员都耳熟能详,甚至记忆深刻。

    简单概述法航447号航班坠入大西洋的事故:

    2009年5月31日,世界协调时晚上22点29分,法航447航班由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预计11小时40分钟后抵达巴黎。

    从南美飞欧洲,不可避免的要经过赤道和大西洋。

    虽然在许亚林自己的飞行经历中,他没飞过赤道。可也清楚,只要是飞赤道,那就一定要特别注意“高空结冰”和“雷暴”。常年受东风带影响的赤道,高空并不像海面上那么“岁月静好”,高空中几乎常年都有天气。

    这法航447号航班,便是在高空中遭遇了空速管结冰的故障。

    2点06分,就在法航447号航班绕飞,避开天气的过程中,空速管出现了结冰现象。因空速管结冰,导致飞行计算机无法识别和正常计算正确空速。于是,出现了“空速不可靠”,紧接着,自动驾驶和自动油门断开,飞机改为飞行员手动操纵。

    2点07分,飞机开始出现右倾。于是,操纵飞行员,也是事故的主角,博南老兄开始向左掰动操纵杆,意图改平。但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纯粹的飞行技术不好,操控粗糙的缘故,在向左掰杆改平时,操纵杆的运动轨迹实际上却是一个向左后方的运动。

    换而言之,他在不知不觉间,拉起了机头。

    之后博南更是仿佛陷入了某种“意识固着”的状态一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飞机飞成了仰角过大的状态。而仰角过大,又会导致失速的出现(其实就是失去升力)。

    伴随着失速,飞机高度开始快速下降。空速管结冰的状态也有所缓解,但由于飞机本身已经处于失速状态,所以空速管此时探测的空速被飞行计算机判定为无效,进一步判定为“不必响起失速警告”。一直到22秒后,博南往前稍微压杆时,稍稍改出了一点之前仰角过大的状态后,空速指示这才恢复。

    可此时才响起“失速警告”,为时已晚。哪怕驾驶舱立马开始压杆,法航447也依旧难逃坠入大西洋的命运。

    这起事故的发生,具体分析的话原因有很多:什么机长在离开驾驶舱前,并未具体分配决策飞行员啊;什么三人制机组只有一个机长啊;什么监控飞行员明明已经提出了正确的建议,但操纵飞行员,也就是博南压根不听劝告等等。

    但说回事故本身,“空速不可靠(AirspeedUnreliable)”这个情况,可以说,完全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各大机型都有明确的处置流程,而处理目的一般也都是让飞机恢复正常的空速指示就行。在处置程序的设计上,它甚至都没有“去最近合适的机场着陆”这么一条。说明,飞机制造商似乎也觉得,“空速不可靠”压根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问题。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可以说,只要经过正常训练的飞行员,都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却让法航447坠毁于大西洋。这就让许亚林不得不去怀疑,博南这家伙,是不是思想出了问题?

    不,他一定是思想出了问题!

    要知道,“失速改出”,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每一个飞行员的必修课。无论是军航,还是民航,都是会训练的。甚至相比民航,军航可能还会玩得更花一点,比如有不少空战机动动作,都是故意让飞机进入失速状态,以达到一个快速的掉高度的效果,然后再配合其他机动动作达成一定的战术目的。

    在故意利用失速,做出的战术机动中,最经典的代表,就是那大名鼎鼎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这个动作,就是在敌机位于我后方时,为了避免被人追着打,而故意快速拉杆。直接将飞机拉到失速,从而呈现出一种近乎于原地,垂直的停下,并快速掉高度,让敌机冲到我方位置之前后,再改出。从而使自己位于敌机后方,完成从被人追着屁股打,到追着人家屁股打的攻守位置互换。

    那么问题来了,博南老兄,为何会出现如此夸张的问题?

    用许亚林马后炮的视角来看,哪怕当时法航447位于一片漆黑的大西洋上空,目视参考容易引发混淆。可当时,但凡博南看一眼姿态指示器,也能发现飞机仰角过大的问题啊!

    好,就算你疏忽,自己没有注意到。可在副驾驶明确提出过自己的建议,认为仰角过大,需要压杆改平时,你为什么还是不看一眼姿态指示器?

    但凡看一眼姿态指示器,即便飞行计算机没有响失速警告,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被发现。

    对此,许亚林只能认为,博南之所以会有这种行为。只可能有两种原因:要么是过度紧张,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使其进入了一种类似于“隧道视野”的状态。即交感神经在高度紧张中,让人过分专注眼前的事物,从而看不到身边的其它。

    要么,那就是极度的自信,一种自信到了刚愎自用的自大。完全听不进其他人任何的建议,甚至打心底里觉得,那副驾驶的话都是放屁,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在听到副驾驶的提醒后,他甚至都不愿意花上那么一秒钟的时间,去扫一眼姿态指示器。

    可,博南本身也只是一个副驾驶啊,最多就是年资高一点。

    换而言之,以他的身份,许亚林不太认为,他是因为自大,才导致的法航447事故发生。那么,不是自大,那就是紧张了!

    虽然许亚林依旧不理解,这特么的一个“空速不可靠”,你搞这么紧张干蛋。但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之重,也可以从该事件中,管中窥豹...

    说回正题,在飞行员心理素质上,许亚林虽不能说这年头的飞行员们百分之百没问题。可大量军转民,甚至还是参加过战争的军转民飞行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整体、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讲,飞个高原航线而已...这特么还能比战场带给人的压力更大吗?

    想必是不会的。

    而排除掉人为、主观层面的困难和阻碍。

    为什么中巴通航,咱们这边不能飞过去,只能是开放了权限,让对面飞过来?

    这就很难不让许亚林去想那些客观上的困难。

    是导航设备的安装?

    应该不是,如果高原完全无法安装导航设施,那巴铁的人是怎么飞过来的?

    缺乏高原运行经验?或是缺少高原地区的航图资料?气象资料?

    许亚林估摸着,估计也不全是这个原因。

    航图这块,既然航线都能开通,那应该是不缺的。气象资料方面,许亚林也完全相信气象兵们的战斗意志。只要国家有需要,顶着高原反应,把气象观测站给搬上高原这事,绝对是咱子弟兵们干得出来的。

    唯一沾点边的,可能就是高原运行经验不足。

    可这个问题要解决,似乎也不困难。

    毕竟,这中巴都通航了,就是派一批飞行员,去人巴铁的飞机上,跟着飞一段时间。这经验不也能学来?

    人员心理素质、高原运行经验、航图气象资料,将这些可能导致无法开航的因素都排除后,那剩下的,好似也就飞机本身了。

    比如DC-3,这丫完全没有增压系统的老古董。想用它来飞的话,除非给乘客们一人怀里塞一罐氧气,不然飞一趟航班,随机缺氧晕厥几个乘客,那可就好玩了...

    当然,增压都是小问题。

    许亚林估计,真正的问题还是在现有的飞机,飞行性能上。可能满足不了高原运行的要求,或是,会具有较强的安全隐患。

    不然,伊尔-14可是有增压系统的。你说DC-3飞不了,那拿伊尔-14去飞,不是也行?

    所以,这报告,这建议,自己该怎么提?

    建议国家赶紧掏钱买几架波音回来,还是赶紧加班加点的把C919攒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