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皇朝 > 第十二章 以工代赈

第十二章 以工代赈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同样的几两银子,对于那些豪门贵胄来说可能买不到半分钟的欢愉,但对于些些生活在最底层,挣扎于生死边缘的饥民来说,却可以买到他们一辈子的时间,甚至是生命。”

    “穷人更需要这些银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钟桦随声答道。

    “是的,一切都可以推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都不过是天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我们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些富人掌握了太多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增加几两减去几两,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对于那些饥民来说这几两银子所能代表的可能是他这几年中唯一一顿的饱饭,又或是再多苟活一天的希望。”

    说完,封语哲立马话锋一转随后问道,“但假如现在真有几两银子,你说饥民与贵胄之间会如何分配这些银子?”

    “贵胄!”钟桦自己都被自己的这个回答吓得冒出了冷汗。

    “所以饥民活该是饥民?饥民就该如此贱卖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一两银子应该全部分给饥民,因为这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将远远多于给予那些贵胄。”

    “可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确是,这一两银子的绝大部分都会流入那些富人的口袋,真正到这些饥民手中的可能不过区区几文铜板。”

    “……区区几文铜板,我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封语哲沉默了良久,又在口中轻轻重复了一遍。

    “老师,你怎么了?”钟桦看着突然失神的封语哲小声的问道。

    “……没事。”钟桦连续问了几遍才让封语哲从自己的回忆中回过了神。

    “只是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稍微扯远了,这些都是经济学上的东西,不是此次探究的重点,我们继续说回这次水灾。”

    “假如你是当时的汉武帝,就在你准备雄心勃勃大展远击匈奴宏图的时候,黄河突然的决堤让帝国境内出现了大量的饥民,这时你会怎么做?”封语哲捋了捋自己的思路随后问道。

    “当然是停止征伐,马上开始救灾,重新进行治理黄河的行动。”钟桦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那假如朝堂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对你进行救灾呢?”封语哲继续问。

    “当然是力排众议!这件事情没有商量,作为国家的君父,难道看着那数百万难民不管不顾吗?”钟桦的语气变得愈发的坚定。

    封语哲在一旁看着有些激动的钟桦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笑了笑。

    钟桦突然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瞬间露出了一种不可置信的表情。

    “远征匈奴!你是说汉武帝之所以决定放弃救灾,既不是因为他信了那些鬼神之说,也并不是为了满足那些地方官员的私利,他是为了远征匈奴的计划!”

    “在征发同样多的人数的既定条件下,征发这些灾民所要的成本将会远远低于征发其他那些生活平稳郡县的平民。或许只要给他们一口饱饭吃,他们就会心甘情愿的跑去前线卖命,由此所带来的民怨也是完全不同,这些灾民甚至还会感谢朝廷的救助,给他们一次征伐获得军功的机会!”

    “没错,这就是汉武帝所下的大棋,以工代赈,既完成了自己的宏图霸业,又救济了那些受灾的灾民,一举两得,只不过得苦一苦那些灾民。”封语哲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

    “公元前132年,黄河水灾,前129年卫青龙城之战,前127年卫青夺取河南设计朔方郡,同年汉武帝迁十万口前往朔方,前124年卫青奇袭匈奴右贤王,前121年霍去病河西之战,夺取河西走廊,前119年漠北之战,长鞭及北塞,漠北无王庭。”

    “从公元前130,到前119年就是汉武帝远征匈奴的时间段。在这期间,朝廷不光征发了数十万人去驻守边境,还一同征发了数十万人为那些在前线作战的士兵提供后勤。”

    “一场波及全国四分之一郡县的水灾,汉武帝就这么依靠他高超的政治手段,成功的转移成了战争的助力。”

    “一场可能要爆发广泛矛盾的王朝危机,就这么让汉武帝成功的向敌国转移了过去。”

    “汉武帝,不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钟桦惊讶的一时间说不出来,这件事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对历史的简单认知,同样的做法在他这个小孩看来只能是一件谬误至极的事情。

    而在那些身居高位的帝王之家,背后则是许许多多利益的考量与算计。

    他甚至都无法判断这件是究竟是好是坏,对于整个大汉王朝来说解决了边境的忧患,维护了民族的存亡,增强了国威,自然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

    但对于那些徘徊于饥饿与生死边缘的灾民来说,可能又并非是那么的不可质疑。

    或许历史本无对错,有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人或者利益群体的利益争斗。

    “好了只是历史上在寻常不过的一些操作而已,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在这个零和竞争的时代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这下变成了封语哲去打断正在陷入沉思的钟桦。

    “光这就呆成这样,要是讲到一切皇权的伊始——商鞅变法,那你得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知道为何商鞅的驭民五术是,壹民术,弱民术,疲民术,辱民术,贫民术了吧。”

    “后世的帝王都过不是在基础上继续的修修补补变得更加的完善,关于商鞅的变法其实也有很多可以说一说的,奈何时间有限,想说的又太多,这个还是交给之后再说。”

    “关于我们之前关于郡县制的权力体系都还没说完,你还只是说到了流官制度,其实还有很重要的其他几点都没有说到。”

    “流官制度还并非郡县制中最重要的创举,他最重要的是在分封制平面切割权力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新的立体的权力分割体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