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中华皇朝 > 第三十章 宦官如何拥有权力?

第三十章 宦官如何拥有权力?

    建安七年,公元82年,东汉帝国迎来了他的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这一年皇后窦氏与当时的宦官蔡伦合作诬告太子生母宋贵人在宫中搞巫蛊之术,于是宋氏自杀,

    “宦官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的那位?”钟桦歪了歪脖子,抬起来他正埋头苦干的小脑袋。

    “没错,就是他,只不过他在历史中所留下的记录基本都是改良造纸术成就四大发明之一的故事。”

    “但除了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颇有权势的大宦官,一般来说东汉的宦官政治,也是从他开始的。”

    “宦官本来应该是之后章节的内容,在整个中华王朝的封建历史中,有着三个宦官政治极为严重的朝代,分别是汉朝,唐朝,和明朝。”

    “我计划着在讲唐朝权力逻辑的时候再穿插的讲宦官这个不同于皇权的全新权力逻辑的。不过转念想想,择日不如撞日,现在提前讨论也不要紧。”封语哲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老师,你怎么突然给自己编了一把胡子,你就是之前讲汉朝历史的时候忘记了这段吧,找这么多理由。”钟桦斜着眼看了看封语哲。

    “你瞎说什么了,都是计划好了的,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封语哲尴尬的笑了笑。

    “皇后和太监合谋告太子的生母行巫蛊之术,这一听就不简单,难道当时的汉章帝没有怀疑宋贵人是被诬陷的吧?”钟桦没有在意老师的那些掩饰动作问道。

    “自然是会怀疑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皇帝本人也想除掉宋贵人,蔡伦的诬告只是为他刚好提供了这个机会而已。”

    “宋贵人从根源来说都是太后马氏的亲属,也就是汉章帝母系外戚势力的延续,就如我之前所说的周幽王期望废太子来消除外戚势力的影响一样。”

    “汉章帝,实际上也是想用此次事件来打压母系的外戚势力,在宋贵人自杀之后,太子也随之被废。”

    “而且,还有个问题,老师我感觉在这里,蔡伦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巨大的权力,只不过是皇权以及外戚势力的一个传声筒而已。”钟桦理了理整个故事随后问道。

    “现在宦官还没有如此之大的权力,离宦官完全掌握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想要清楚的研究一个事物,我们必须要先回到他的起源。”

    “在任何事物的初级阶段,都是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在这个阶段进行研究,我们很容易的就能触摸到事物的本质。”

    “如果等到事物成熟再去研究,各种由时间所堆积起来的错综复杂的构造与谎言很容易的就会让我们迷失其中,得到错误的答案。”

    “所以在研究权力来源的时候,我并没有带你去研究什么高级的权力结构,而是回到了乡村,权力最原始的状态之中。”

    钟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

    “我们看在此次实践中的关键三个人物极其代表的权力,汉章帝——皇权,窦氏与宋氏——分别代表了妻系与母系外戚,蔡伦——宦官集团。”

    “再看此次事件中权力的行使过程,窦氏也就是外戚,与蔡伦也就是宦官通过对皇帝汉章帝施加影响,从而让宋氏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被迫自杀,遵循窦氏的意志所行动。”

    “窦氏强迫宋氏按照自己的想法所行动,这是权力吗?自然是的,但这权力似乎又与皇权这种权力不同,他需要一个中介,即需要通过皇权而实现。”

    “我喜欢把这种权力叫做间接权力,即依附在其他直接权力的权力,或者说是从其他直接权力所分割下来的一部分权力。”

    “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皇权,也就不会有外戚专权,更不会有什么宦官政治。”

    “皇权的存在与强势,是宦官与外戚得以存在的基础,这是我们在理解这些间接权力逻辑时的一个重要前提。”

    “间接权力与直接权力最大的区别是,这种权力并不建立在必需之上,无论是朝臣还是士人,都不需要宦官和外戚来保证他们什么,他们所需要的只是皇权。”

    “朝廷各权力部门听从的依然还是皇帝的诏令,而非外戚或者宦官,只是这些接近皇权的势力,通过自己的影响让皇权做出了符合自己想法的表达而已。”

    “所以最初的宦官政治中,宦官和外戚的权力实际上是因为他们与皇帝近,更加易于改变皇帝的思想,由此来获得的权力。”

    “在这个时期,皇权还处于绝对的强势,各势力也只能说是影响皇权,而非分割皇权,各种决定依然还需要皇帝本人来进行做出,虽会被影响但起码还是皇帝意志的体现。”

    “但这些特点在东汉之后的发展将会不断变化,直到皇权完全被外戚或宦官所压制,很多人甚至会感觉这个时候的皇权消失了。”

    “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必然是大错特错的,外戚与宦官他们是没有权力的,实际上应该说的是皇权被他们分割给夺走了,皇权依然还在那,具有无比的权威,只是被外戚他们给拿走了。”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按照之前的讲法,皇权应该有着不可替代性,外戚怎么能够分割走皇权了?这皇权被分割,与皇权消失被外戚拿走了权力两个说法之间又有什么区别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这些依附性的权力实际上是制度漏洞或者是人的天然缺陷所造成的产物。”

    “由于受人自身以及环境科技等条件的影响,人所能接受到的信息实际上是有限的不全面的,由此靠近权力拥有者的人往往可以利用这个缺陷,来获得自己的权力,这就是宦官政治权力的最初状态。”

    “但随着皇帝制度的成熟,制度的缺陷也越来越成熟,人的缺陷也越来越容易被人利用,这就会进入了宦官政治的下一阶段——皇权存在但不属于皇帝。”

    “皇权这套系统在保证皇帝的不可替代,以及皇权独一无二的同时,实际上也逐渐造成了另外一个现象。”

    “整个皇权体系中其实压根就不在乎,皇帝是谁,只要他能够发布诏令即可。整个官僚体系之中也不在乎,皇帝所发出的诏令是否真的皇帝意志的体现,只要其是皇帝发出符合程序即可。”

    “也就是说,官僚系统不管皇帝是被控制还是无法做出决定,只要这个诏令符合程序,为皇权所发布,它们就没有资格拒绝履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正是皇权不断强化的结果,没有哪一部分势力有公然反对皇帝正式命令的能力,各级部分都处于无限内斗的状态,而无力对抗与皇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