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衣钵传人 > 第八章 忆往昔秘方复得

第八章 忆往昔秘方复得

    “呦,世琦想家了呀。”立身端着酒盅笑呵呵地。

    “有你小子衣锦还乡的时候。”伯玉垒站起身来,拍拍世琦的肩膀。

    席间,伯玉垒说起伯家的酿酒秘方,基本上每代有传承,也有改进,改进的都写在最后,所以这秘方越传越多。酿酒秘方当你读懂了,就发现它不单单是秘方,还是家族精神,这里头讲究阴阳平衡、因时制宜、知止后定、性静情逸,妙不可言。这秘方是伯家精神和财富的传承,是祖上留给后人安身立命的宝藏。可是,它在伯玉堂引起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本以为伯家秘方,世间再也没有,自己是家族罪人,好在上天有惜物爱人之心,多年以后,伯玉垒发现了秘方副本。

    伯玉垒讲,他的妻子去世之后,偶然机会,他晾晒妻子留下的给孩子们包衣服的绸布包袱,往晾衣绳上一搭,他发现有点不对劲,里头好像有略硬的东西。他把包袱从晾衣绳上扯下来,细细端详,这本是一整块红绸子,无一处破损,但正中却有一个补丁,隔着阳光看,补丁里头厚厚的,摸了摸,有略硬的东西。

    伯玉垒赶紧拿到内屋,小心拆开补丁,发现是一沓用线订好的手抄书,翻开一看,竟然是伯家秘方抄写本,全部是妻子的笔迹,显然是妻子生前,悄悄抄了一份秘方副本。

    伯玉垒两手端着秘方,仔仔细细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自言自语道:“没错,这是璇玑的笔迹,就是伯家的秘方,现在独此一本,多亏璇玑远见卓识。”说完悲喜交加,老泪纵横,自此以后,伯玉垒将秘方随身揣着,再不肯离身。

    秘方副本最后,有一个五加皮酒调制方法,不是伯家的,而是伯玉垒老丈人林家的,妻子注明了来历。

    原来,伯玉垒的老丈人林明德,走南闯北买卖药材,有一年冬天走到广州西关,因湿寒突然腿痛,到一家药铺买五加皮。因是同行,跟陈姓老板说得投机,药铺老板非常热心,教了他五加皮调配白酒法。

    其实这个老板并不姓陈,而是姓黄,林明德不知而已。

    这个黄老板是乾隆朝的黄太医,有一年随乾隆帝南巡,当时的皇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犯了风邪湿毒病症,黄太医根据《本草纲目》精心调制了五加皮酒,治好了皇子永琰的病,乾隆帝龙心大悦,封五加皮酒为宫廷御酒。后黄太医厌倦宫廷斗争,隐姓埋名,来到广州西关开药铺,才遇到了林明德,将此法传授于他。

    伯玉垒按照伯家酿酒秘方,又教了他们近半年,立身、世琦几个酿酒技术大有改进,他们酿出的白酒,醇香甘冽,回味无穷。

    眼看要隆重开张了,衣伯两家商量后,给酒槽坊取名“聚福堂”,确定这件事,只用了一刻钟。然而,关于谁做东家管事的事情,双方僵持了好几天,差点吵起来。最后的结果,是伯家吵赢了。

    伯玉垒说,自己太浪荡,立身说,自己爱喝酒,会误事,都不肯做东家。大家都推衣传广做东家,衣传广扶了扶帽子说,自己岁数大了,黄土埋了半截,还是让下一辈年富力强的做东家,自己帮忙就是了。于是衣世琦做名义上的大东家。

    世琦问,掌柜的从外边聘几个,世珍笑说,我们这么多人,不用外人做掌柜,有什么,你尽管吩咐就是。

    立身也笑,说,世珍就是大掌柜。

    定了东家和掌柜,大家又继续喝,伯玉垒说,这回,咱们可要喝个不醉不归。

    酒桌上,衣传广说,开酒槽坊,衣家从来没有经验,还是伯家出的力多,结果还让衣家做了东家,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从来没有过的事,衣家真是沾大便宜了,股份四六开,伯家分六。

    伯玉垒说,任何事物都会从无到有,也会从有到无,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老子的“有无相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东家,若是让我或者立身做,于我们父子来说,是枷锁。世琦做东家,他聪明仁厚,又有衣老爷指导着,非常合适。世珍老成,顶好几个掌柜的。咱们按人头分股份就好,这样,你家三人,占三个股份,我家俩人,其实只能算一个人,占一个股份。不要讲谁家吃亏谁家沾便宜,两家和气一条心,比什么都重要。请你们千万记住,任何时候两家人不要相互比较,比较付出的或者得到的,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开始比较了,那就长久不了了。

    衣家父子坚决不同意,说伯家的秘方都能算一个股份了。

    最后吵来吵去,两家商量好,就算两个股份,每年利润两家均分,再按槽坊里的人头发年俸,世琦做东家,每年拿年收入的百分之十,世珍做掌柜,每年也是年收入的百分之十。立身闲散,不能在槽坊长呆,每年拿年收入的百分之八。以后两家人还有谁要来做事情的,请大东家来定年俸就是了。衣传广衣老爷,本来也要有一份年俸,被他拒绝了。

    伯玉垒酒喝得不少,又高兴,话有点多,他说,创业难,不会一帆风顺,今后遇到什么变化,都要始终如一,长久坚持,不忘初心。伯家祖上有句家训,叫做“至真至善多读书,取财有道变中来。”还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儿孙要务农经商或做官自己选,酿酒秘方要代代传。祖上几代人都经营酒槽坊,节俭持家,打下江山,只有他和哥哥是个特例,躺在富贵堆里,不求进取,只顺着自己的心意喜好,追求自我和自由,做了两个浪荡的乡下人,没给后代留下钱财,这可谓是家训中的一个“变”。

    伯玉垒又说,伯家的秘方,祖上有个规矩,只许本家男子看,娶来的媳妇或者家里的女儿都不能过目。这个规矩,早就被我破了。我拿给我的妻子看了,她不仅看了,还帮我抄了一份副本。凡事有两面,要不是我破了这个规矩,恐怕秘方再也看不到了。今天我把话放到这里,以后如果因为酿酒需要,衣家的成年男子也可以跟伯家人一起看这个秘方,只是我有个要求,不能再向衣伯之外其他姓氏的扩散,不能抄录,不知衣老爷和两位公子,是否愿意。

    衣传广带着两个儿子,举起酒杯站起来说:“能一睹秘方之容,已是奢望,何求其他。定遵守约定,我们先干为敬。

    “你们越是不奢望,我越要想方设法让你们看。反倒是那些对秘方求之若渴的人,我歪嘟泥钱就一言不发了。歪嘟泥钱就是这么疯癫。”伯玉垒自顾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伯爷爷,我们敬重您的人品。”世琦端起酒杯起身敬酒。

    “小子哎,坐下,坐下,我整天没大没小,嘻嘻哈哈,疯疯癫癫,不讲人品,只顺本心行事。”伯玉垒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衣家沾了你们大光。”衣传广说。

    “你们再这么见外,不跟你们一个桌上喝酒。”伯玉垒故作生气,端起酒杯站起来。

    衣传广忙拉住伯玉垒的袖子作揖、道歉、挽留。

    伯玉垒由怒转笑,因为秘方的事情,伯玉垒又想起了早逝的妻子,借着酒劲儿,讲起了原来的故事,衣家父子如听传说,立身听得眼泪婆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