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衣钵传人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总督审问捞银人

第一百一十七章 总督审问捞银人

    三个人低头不语,此时与昨晚的信心满满大有不同。

    立身看透了他们的心思似的:“万事开头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调制酒是最简单的,酿制酒还要学到掐头去尾,过花摘酒。”

    后晌,立身带着他们将捣碎的茯苓和香料,用小秤秤好,分别放到小瓷坛子里,再倒入原酒,用盖子盖好,拿泥封住,放到阴凉里。在坛子身上贴一张红纸,写明茯苓,四月初五。

    向晚,立身说:“茯苓酒这就泡好了,一般人泡酒只加茯苓,不放香料,我这个闲人独出心裁,加入一点点香料提味,时日一长,香味与酒味混合到一起,就分不清是酒香还是香料的香,反正人一到咱们店里,闻到这香味,就想尝尝酒。这个我写到秘方里了,伯喜,记得看秘方哦。”

    伯喜点点头,把立身拉到一边问:“二叔,咱家的酿酒秘方,能给衣家人看吗?”

    立身摇摇头说:“祖上的规矩是,不能看,就是家里的女人们都不能看。不过,你二爷早就把这个规矩给破过了。现在我手里,不敢给外人看,等到了你手里,你自己做主吧。”

    伯喜似懂非懂心事重重地点点头。

    顺昌府漕运总督衙门里,灯火辉煌。

    院里院外点满了火把,衙役们满脸肃杀之气,排成两排,从大堂直站到院外。

    伯庸参将押着的一男一女两名疑犯提到大厅,向江总督俯首说道:“总督大人在上,在下例行沿江巡视中,于一艘渔船上发现可疑人两名,这俩人连续七天,驾驶一艘小渔船,来来回回在江边逡巡,并不捞鱼,最后竟捞到了白花花的银子。银子上有钱生益字样,钱生益乃汉南县酒槽坊。现将二人及其所查获纹银全部带至大堂,请总督大人明判。”

    原来,这些天来,俩人总在江边逗留,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一会儿女人上岸,以脚步为尺,不断丈量,俩人你问我答,一个说着:“就是这里,从留疤柳树往北五十步。”另一个说着:“怎么总捞不到,难不成被水冲走了?”

    “不可能,这几年并未发过大水,难不成它们还长了脚?”女人回答。

    男人脱了衣服跳下水去,不大一会儿,露出头来,一只手里抱着银子,噗通扔到船上,他扒着船沿边喘气,边给女人做个手势。

    女人见状,欣喜地跳到船上,拿着银子左看右看,说:“是了,就是这里,你再去看看!”

    男人反复潜入水中,不断拿银子上来。

    伯庸带人已观察俩人多日,见状让衙役将他们捉住绑到总督府审问。

    被称作江总督的这人,头戴珊瑚顶,身穿九莽五爪袍,胸前缀锦鸡补子,六十多岁,精神矍铄,把惊堂木一拍,说:“嘟!来者何人,报上名姓。”

    堂上跪着的一男一女相互对视,把头低下,不敢出声。

    “你俩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家住哪里,为何河边捞取银两?如实讲来,如若不然,板子伺候。”江总督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两排的衙役用手里的水火棒使劲敲地,齐声大喊着:“威武!”

    跪着的俩人被这阵势吓了一跳,男的用膝盖当脚,往前跪了跪,说:“青天大老爷在上,小人姓熊,叫有富,”他用手指一指身边的女子:“她叫熊李氏,我的妻子。我们都是汉南县人,现如今住在汉东县。”

    “好,平日以何为生?为何江边打捞沉银?”江总督语气和善了很多。

    “回大老爷的话,小人平日沿江捕鱼为生。因几年前路过此地,不慎将一袋银子失手掉入水中,来不及细寻,现如今生活困顿,想起这沉银来,故此前往打捞。”自称叫熊有富的男人回答道。

    “几年前的沉银,为何几年前不捞?”江总督一拍惊堂木。

    熊有富吓得一哆嗦,往前爬了几步说:“回大老爷的话,前几年小人居住地离此甚远。”

    “住在哪里,详细说来。事情始末都详细说来。”江总督怒气冲冲。

    “回大老爷话,小人前几年住在淮北新安县。”熊有财不断用手擦拭额头的汗珠。

    “沉银那日,是从淮南汉南县前往淮北新安县吗?”江总督从熊有富的话里大概理清了头绪。

    “是的。”熊有福回答。

    “传伯参将!”江总督吩咐。

    伯庸走到大堂,向江总督施过礼,问:“总督,您叫下官何事?”

    “伯参将,刚才听你说,这个女子在岸上从留疤柳树处走了五十步,才确定沉银地点。可否有这回事?”将总督朗声问道。

    “回总督话,果有此事,千真万确,下官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伯庸回到。

    “可否有人与你一起看到,还有无其他证人?”江总督问。

    “有,我的长随和几个衙役都看到此事。”伯庸说着,将一同巡视的衙役喊来。

    江总督点点头,使劲拍了一下惊堂木,说:“熊有富,刚才所言有误,沉银那日,并非一路前往淮北,而是沉银之后,马上在沿岸下船,那女子,当日在岸边用脚步测量沉银地点,并记住了留疤柳树,无奈打捞无果,停留几日,你们又另外坐船前往淮北。是不是这样?”

    熊有富磕头如捣蒜:“青天大老爷!料事如神!确实如此!”

    “那银子,为何刻有钱生益字样?”江总督不肯罢休。

    “因小人以前在钱生益做伙计。”

    “做什么伙计?”

    “制曲伙计。”

    “做了多久?”

    “嗯,三年。”熊有富沉吟了一下。

    “挣了多少银子?”江总督追问不舍。

    “大老爷,小人记不清了。”熊有富自觉不好。

    “那你掉入水中的银子有多少?”

    “也记不清了。”

    “现在捞上来的有多少?”

    “小人还没来得及数。”

    “伯参将,熊有富捞上来的银子有多少?”

    “回总督,一共一千两。”伯庸不慌不忙。

    “嗯,三年,挣下一千多两银子,也还说得过去,伯参将,你带人到那里继续打捞,看水底还有无银子。赵勇,你带人到汉南县钱生益,找到他们的东家,让他前来指认他们家的伙计。先将此二人押下去,退堂!”江总督吩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