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面君

    午门广场上,沿红墙肃立着一排锦衣卫。城楼上,天启皇帝被百官族拥着校阅凯旋的将士们。

    城楼下,三千新军操演着分列式……马祥麟左眼戴着眼罩,纵马上前,拔剑向城上行礼后回马,口令中,挥剑劈下。行军鼓响起!队列齐步开始前进……

    马祥麟举剑过头高喊:“敬礼!”

    劈枪整齐划一,将士们迈开正步,雪亮的刺刀划出寒芒。战场血战余生的老兵,那股杀气难以言表,但又能让每个人都切切实实感受得到……

    “咚!咚!咚!咚!”的脚步声几乎踩进百官的心里,感觉心也被踏抖了起来……

    主要将领此时也站在城楼上,由吴剑为天启解说……“这队就是牺牲最大的石柱土司兵,历来战功卓著战无不胜,因为使用的白腊杆长矛奇特而被称做白杆兵,现在已经一半换装新式火枪,射程两百步以上,能透精甲。此战阵亡一千八百四十五人。伤残五百六十一人……”

    “他们身后这队是酉阳土司兵,此战阵亡八百三十人,伤残一百五十五人。重伤勇士多不畏死,所以活下来的伤兵都不多……他们后面俱是川军各地将士立功者,此战无一后退!皆是立大功者。”

    “这些都是大明勇士,不远万里,衣食皆不如人,然为国而战,战意最盛,战力最强,战果最大,牺牲最多……”

    旋即响想起什么,吴剑又道:“臣口误了,牺牲最大的是宣大部,阵亡五千余步卒……”

    顿时城楼上的百官脸上,精彩纷呈……少年天启满脸愤怒转头盯着朱万良重重地“哼!”了一声。吓得原本就如坐针毡的朱万良噗通一身跪倒“臣死罪,请陛下责罚……”

    天启厌恶地转过脸道:“念你还有一丝忠心,好歹也出兵砍了几个鞑子,降等留用戴罪立功,你下去吧……”

    朱万良一丝善念救了自己。闻言叩拜不已退下。

    袁应泰上前拜倒:“陛下,老臣不善军务,识人不明,指挥不当犯下大错险些坏了国事,此战全凭川军死战,救援及时才力挽战局。臣,有罪无功!请陛下责罚……”

    言罢取下冠带并天子剑举过头顶奉上……

    天启叹口气,接过天子剑,将冠替袁应泰重新戴到头上道:“朕,又何尝不是识人不明?卿能虚言纳谏,合兵进击收复抚顺一线也是功劳。不善军事就改任他职为国效力吧。”

    袁应泰大哭拜倒谢恩……

    天启转身对百官道:“宣辽边军糜烂,卫所,京营更是不堪。大明年数百万响,养的什么军队?诸卿能不能告诉我,为何此战砥柱的川兵会缺衣少食?甚至不得不裹着棉被打仗?尤其是四川不远万里筹送军需还会被沿途克扣刁难迁延?”

    越说越怒的天启皇帝用天子剑敲着城砖暴怒道:“着东厂同锦衣卫彻查兵部,户部粮饷发放一事,堪沿途州府克扣滞留!”

    “拟旨,擢吴剑为都督同知,署南营总兵,戍卫宫廷,编练新军,整顿京营……”

    “魏忠贤暂领东厂,方可暂领锦衣卫,严查重处此事!”

    两人上前应命。天启冷冷扫过群臣,威压四方,不可方目……百官一时竟不敢言……

    稍后,陈策,秦良玉,吴剑被传召入宫陛见。

    武英殿,天启皇帝上坐,魏忠贤,方可左右侍立在侧,下首左右是首辅方从哲,兵部尚书崔景荣,五军都督英国公张维贤。三人入内,大礼叩拜……

    皇帝赐座,天启直言道:“招诸卿来,为赏功,为京营整顿,为辽东方略。”

    张维贤闻言不得不出来请罪道:“臣有负圣恩,请皇帝责罚。”

    天启不耐烦摆手道:“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三大营早已名存实亡,你等勋贵尸位素餐自有责罚,稍后再说。”

    转头对兵部尚书崔景荣道:“崔兵部,你来说说,自萨尔浒以后朝廷靡费千万,为何前线将士依然缺衣少食?自于谦起,兵部架空都督府,战力何在?十团营何在?赶走熊廷弼,杨镐,袁应泰之流丧师辱国兵部何责?辽东数十万将士何辜?”天启说道激动,一掌拍在桌上道:“为何明知前线战事紧急,山海关敢拒川军出关?为什么拿了足饷的都裹足不前?为什么死战不退的是缺衣少食的川军?沈阳之败,七万辽军尽没到底是什么原因?”

    崔景荣连忙跪下道:“臣,有罪,臣一定彻查……”

    天启冷笑一声,道:“彻查?不用了,朕不瞎不聋,早替你查清楚了。”挥挥手,方可上前,丢了厚厚一叠卷宗在他面前地上……

    崔景荣一一拾起,脸上越来越惊恐,最后瘫倒在地……

    天启皇帝冷冷道:“想不到吧?神宗祖皇帝就盯上你了。拉下去革职,抄家,灭族!”

    方可招来殿前侍卫拖走死狗一般的部堂大人……

    众人莫不惊恐,跪伏一地……

    其实,兵部,户部清洗了蛀虫,将士赏功也就不愁了。这是王丰给万历出的主意。何况打了胜仗,缴获也是不少,实在不行也可抵功……

    大致确定了赏格,吴剑从皮包里拿出两幅地图挂上。大明的地图太粗糙,这是王丰用道士描出来的巨幅着色世界地图和辽东地图。

    指着辽东地图说:“经过讨论,臣等认为,处理鞑子有三种方式,首先当然是聚而歼之。但完成四面包围很难。奴寇精骑战力不弱,兵少恐遭各个击破,重蹈萨尔浒覆辙。西边蒙古,东边朝鲜,北边虽然苦寒但更是辽阔。完全封锁非数十万兵马不可能。”

    众人看着详细的辽东山川河流,一个个城堡烽台点头同意。

    “所以,提供了其他两个东西选择。就是赶到蒙古,或者赶到朝鲜。我们认为蒙古不可取,鞑子到了蒙古无异于放虎归山。所以认为首选应该是赶鞑子到朝鲜半岛,那里三面是海,发展空间有限。鞑子不善水,也易于封锁打击。大家请看,此战后,目前由南到北我大明已经占有清河,奉集,沈阳,抚顺,柳河,等一线,把鞑子压缩到了萨尔浒到朝鲜这片辽东区域,如果恢复铁岭,开原一线守住北线出口,出沈阳东南的清河,奉集,威宁作为南路,沈阳抚顺之兵为中路一起向西攻击鞑子的萨尔浒到赫图阿拉一线。那么鞑子只有两条路,逃往朝鲜,或者向北攻击铁岭开原一线,他敢向北,赫图阿拉必被我夺取。鞑子攻不出去就只能呆在两处之间的老林子里。不需一年就成不了气候了。唯一出路就是朝鲜,李朝军队不堪一击。鸭绿江对双方都是麻烦。但是赶鞑子过江,我军沿江岸设防已经达到目的,可保我国无虞。”

    少年皇帝此时已经和众人都围到了地图前,仔细观察推演着……吴剑继续说道:“所以,开春前必须拿下铁岭,开原,做好防御。只需防好,便是成功一半。另一半的关键在这里……”吴剑戳着东部的蔚蓝色道:“海上!必须保证辽南到金州这一片鞑子不能立足。控制住鸭绿江口。江口这个岛是天选之地。这里设一舰队,驻两万兵马,进可随意选取朝鲜一地登陆,退可保辽东半岛不失随意登陆进剿。是天王山!”

    “王先生说,有一年时间,京营整肃完毕,新军武装出五万。每万都可独挡一面,足可横扫朝鲜了,现在勉力进剿,但也有一失,功亏一篑。现在大明战船多不堪用,登州必须择良将贤臣方可支撑。推荐袁可立或者袁应泰大人可胜。东南择地建船厂炮厂供应。也是备倭防红毛的必需。优选泉州,广州。说这是全国一盘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备无患,预则立……”

    天启摸着下巴连连点头,询问几个老臣道:“诸卿以为如何?”

    方从哲点头认可,却道:“兵部怎么办?”

    天启道:“复熊廷弼辽东经略,加都督衔,以后兵部只管兵,不管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