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回到原乡 > 第86章 关于“原乡”(2)

第86章 关于“原乡”(2)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乡村图腾,回得去的时候,它就是永远的家;回不去的时候,它就是永远的原乡。我的老家在湘中西北山区的一个山凼里。它的一山一石,一泉一溪,一草一木,一风一俗,一砖一瓦,一牛一羊,一游一戏,一人一事,都影印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原乡。

    晒谷坪

    在生产队仓库的前面,有一块很大的晒谷坪,用小石子打的底,用石灰浆抹的面。白天,它是生产队晒谷子、麦子、花生、大豆等的地方;晚上,它是大家歇凉的地方;农闲时,就是我们小孩的游乐园了。

    在队里的晒谷坪里,每个季节都会晒着我们大伙儿的希望和期盼。稻子熟了的时候,坪里晒满了金黄的稻谷;麦子熟了的时候,坪里晒满了黄橙橙的麦子;花生熟了的时候,坪里晒满了长长的花生;大豆熟了的时候,坪里晒满了圆滚滚的黄豆。

    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我们自然看不上肥皂剧;没有闲钱,我们自然买不上课外书,看不上小说;没有电脑,我们自然上不了网;没有网吧和智能手机,我们自然玩不了游戏。但是,每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晒谷坪里玩,有的跳房子和打石子,有的打地雷公,有的捉迷藏,有的玩打仗,有的听白胡子老阿公讲《薛仁贵征西》和《武松打虎》的传书;一年四季,晒鼓坪里总是洋溢着满坪的笑声和童声,气得月亮也羞答答地躲进了云层里。

    当然,晒谷坪里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族里请来戏班唱花鼓戏的日子。对于我们小孩来说,看戏是假,看热闹是真,有得玩和有得吃则是实。按照族里的习惯,每过几年都会唱上三天的大戏,大人们都伸长着脖子,像长颈鹿一样,正有滋有味地看着台上的刘海哥和胡大姐在演绎着人狐情未了的爱情故事;我们小孩则在欢天喜地地玩过家家,或偷偷在小摊上买甘蔗或棉花糖吃,快乐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地来到。

    生活在农耕年月里,住在小山村里,我们吃着蒸红薯,穿着粗布衣,不时地开发着自己的快乐,充实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天天地长大,日子过得虽苦犹甜。

    舞龙耍狮

    每逢过年时,舞龙耍狮是我们队里雷打不动的娱乐大餐。大年三十的时候,大伙吃完团圆饭,就会自发来到队里的晒谷坪里,一起舞龙,耍狮子,以增添节日的氛围;大年初一的时候,灯会先是组织大伙给队里旧年里新故的老人拜坟;拜完坟后,主家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就会邀请大伙去家里喝酒;喝得面红耳赤后,大伙就会一齐来到晒谷坪里舞一阵龙或耍一阵狮子。顿时,晒谷坪里就会龙腾虎跃,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从大年初二开始,灯会就会组织大伙舞着龙,耍着狮子,敲着锣打着鼓,热热闹闹地到村里旧年里盖了新房,办了喜事的人家去道喜;讨得的彩头,一般都是留作新年里的开销;讨得的香烟,就分发给大伙。当然,我们跟着去的小孩也有份,但分到手后,我们是没胆抽的,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到小卖部兑副食品吃。

    正月十五的时候,村里就会举办团圆灯会,各灯会的人就会舞着龙,耍着狮子,敲着锣,打着鼓,浩浩荡荡地来到村部广场登台献技。有的灯会会表演武狮,耍狮子的人一边耍着狮子,一边跳上摆在广场中间的四方桌上或长形凳子上,表演着各种绝技,顷刻间,尖叫声和掌声就会响彻整个广场;有的灯会则表演舞龙绝招,锣鼓一响,唢呐一吹,广场里就会龙腾飞跃,绝技频出,人声鼎沸。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这一天是最高兴的,也是最失落的,因为它预示着年已过完,好吃好喝好玩的,又要等到明年了。

    拜年

    小时候,每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母亲就会给我们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然后,我们就会成群结队地挨家挨户地去拜年。每拜完一户人家,爷爷奶奶伯伯婶婶的就会送给我们一些糖果或糍粑之类的零食,我们就会边吃边向下一户人家走去。可是,每到三阿婆家门口的时候,大家都会绕着走,不想去她家拜年,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三阿婆家的糖果是快要化了的,糍粑是起了虫的。

    给大家拜完年后,糖果和糍粑装满了我的口袋,我就高高兴兴地回家。

    一到家里,母亲黑着脸,冷不丁地说:“你没去给你三阿婆拜年吧。”

    我一阵心虚,没好气地说:“三阿婆太小气了,我们都不想去。”

    “你三阿婆是孤寡老人,她是最盼你们去拜年的,”父亲横了我一眼,满脸不高兴地说,“她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糖果和糍粑,自己都舍不得吃,想留着过年时送给你们吃。”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这拜年是老祖宗留下的礼节,你们小孩给长辈去拜年,是一份心意;长辈送给你糖果和糍粑也是一份心意,好坏都要高兴地接着。”

    我似乎明白了父母的话,羞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那那我这就给三阿婆拜年去。”

    三阿婆打开门,一见是我,顿时脸上的每一个皱褶里都填满了笑容,很客气地把我请了进去;然后佝偻着背,喜滋滋地打开抽屉,拿出糖果和糍粑,一股脑儿地塞到我的手里。

    自此以后,每逢过年的时候,我都会先去三阿婆家里拜年;三阿婆也不管什么时候看到我,眼睛里满是光,都会笑眯眯地主动跟我打招呼。

    如今,我离开家乡快三十年了,家乡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但是,我儿时的那个原乡却依然还活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