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42章 南车 北车

第42章 南车 北车

    陈府后宅。

    饭厅的一张大圆桌上,众人团团围坐。

    朱元璋居中,左侧是朱标,右侧是陈长生,之后是两位尚书,毛骧也得了个位置。

    朱元璋带头干饭,除了陈长生与朱标,其他三位也好不到哪去。

    “嘿嘿,长生小子倒是会享受,咱宫里的膳食怕也不如你这里的滋味!”

    两位尚书附和,

    “确实滋味不同凡响!”

    毛骧含含糊糊,

    “恩恩,某家也是第一次品尝到如此美味!”

    陈长生哪里听不出老朱的揶揄,翻了个白眼,继续漫不经心造反。

    朱标赶紧打圆场,

    “父皇若是喜欢,儿臣回头安排宫里御厨来此学习一番,辅以宫中的食材,届时滋味必然要更甚一筹!”

    “恩,还是咱标儿孝顺!”

    恰在此时,福伯在门口探头探脑,他不过一个平头百姓,礼节什么的知之甚少,却不妨碍内心对皇权的天生恐惧。

    “福伯,进来吧,可是有事?”陈长生招手。

    福伯一脚深一脚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僵硬的笑容朝望向他的人分别点头,对上自家少爷镇定自若的眼神,这才略微放松,

    “少爷,登记入府的商贾一共23人,除了那个您允了免除的丝绸商人元宝如,合计收到2200万,除了200万宝钞,其他都是各地知名钱庄的本票。”

    朱元璋及两位尚书齐齐动容,要知道大明如今一年的全部税收才2950万石,除却一定的存储转运损耗,折价成白银不超过2000万两。即便将朱元璋的各大皇庄收益全加一起,也难超3000万。

    不过几位都是人老成精的主,这门票钱至少暂时是人陈长生私人所有,再心动,总不能没品到皇帝带头侵占吧!

    陈长生点点头,之前进门就粗略扫过一眼,守在门外的看似阵仗不小,不过是马车、车夫、陪同人员充当了人场!

    以手工业为主的大明,能冒出这么多敢于在皇帝眼皮底下吃螃蟹的人,已是十分难得。

    “可曾吩咐了饭食、茶水?”

    “回少爷,照您的吩咐,将他们都安置在学堂里,也上了简易餐食,如今都在品茶等候,由王守、夏元吉作陪。”

    “这样,你带领他们去参观一下咱们府上的水循环,然后就在中庭集合吧!”

    “是,少爷!”

    朱元璋朝工部尚书丢去一个眼神,老头马上会意,

    “长生啊,这安排会否不妥,你中庭里的诸般机密怎可轻易叫他们瞧了去?”

    户部尚书附和,

    “是啊,后生你该等他们出了价钱后,再放他们入中庭观摩学习。”

    “两位大人,若涉及武备机密,自然不能轻易示人。可小子这些事关民生的技艺,恰恰正愁无人帮助推广或转化成有用之物造福民众呢!”

    “敛财非我所想,让他们付出一些代价,才知道到手的东西宝贝,不至于糟践了。”

    “花了钱,带走这些技艺,他们为了能回本,能挣钱,势必要继续努力钻研,造出好东西来不可。”

    “却也不能叫他们掏空了家底,否则哪里还有余力建工坊,雇民力,所以小子临时反悔,不打算拍卖了。”

    户部尚书一脸猪肝色,“啊,这…”朝朱元璋望去,这与他们设想的不符啊。

    老朱与户部自然指望不涉及重要机密的情况下,拍卖出一大笔钱,而陈长生的钱,不就是他老朱的嘛!年纪轻轻,孤家寡人,要那么多钱作甚?朱元璋甚至都打算乘这次机会,给陈长生封个头衔。

    军制改革,北征,赈灾,修陵寝,哪一样不要钱啊!

    老朱脸色雀黑,可也没地发火,毕竟都是人陈长生私人的东西,憋的尤为难受。

    陈长生看在眼里,赶紧服软给他们找台阶,

    “尚书大人,这些人拿了技术回去,将家族里埋在地下的钱财起出来,大兴土木,广招贤才,吸纳百姓耕种之余的劳动力,甚至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妇女。”

    “各种原料商人都从他们身上赚钱了,就能多缴纳商税;百姓们有了除刨地之外卖力气挣钱的渠道,家里光景好了也要花钱,又加剧了国家繁荣。”

    “难道尚书大人愿意拨款给工部,让工部带着这些技艺去大兴作坊不成?”

    “且不说国库有没有这样的底蕴,只说若把能挣钱的行当,都把持在朝廷手里,岂不是既做官又经商,那这天下百姓可还有活路?”

    朱元璋脸色舒缓,商税制度得尽快实施下去!

    两位尚书也是齐齐点头,道理不复杂,可没人点拨,总是容易陷入迷障。

    朱标总结道,

    “爹,咱大明的商税还需尽快实施才行,一来规范商贾行为操守,二来收割他们的部分利益用来发展民生,毕竟不可能指望商人挣了钱回去好心修路铺桥。他们从百姓身上挣钱,咱们朝廷就从他们身上收税,最终再花到基建上去,这才是先生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元璋欣慰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哈哈哈哈,标儿比咱看的透彻,这新学问确实不赖,你要好生去做!”

    “是,爹!”

    “这也吃饱了,来都来了,咱也一道去看看!”

    朱元璋起身,众人也纷纷离席。

    元宝如此刻是震撼的,蒸汽机原来不只是座驾,还能带动水泵抽水,那岂不是说也能带动纺织机?

    一扇大门就此在他心中打开。

    而人群中如他这般想着蒸汽机其他行业应用的比比皆是。

    也有人对水泵产生了浓烈兴趣,这么小小的一个东西,便能将水传送极远,若是用来灌溉呢?

    天下耕地何其多也,那得需要多少水泵?

    “百万两门票值啊!”

    “是啊,太值了!”

    “仅这精致小巧的水泵,即便买不起蒸汽机,用牛马驱动,也是能灌溉的吧!”

    “是啊,根本不愁卖,天下要灌溉的土地何其多也!”

    “浇地有甚前途,若得了这套水循环的技艺,天下富户怕是都要大价钱求着安装,冬暖夏凉才是真的享受!”

    “那些个有眼无珠的,舍不得区区百万两入门费,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哈哈哈哈,正是,还敢嗤笑我等白送钱!”

    众人正感慨谈笑间,迎面走来一群人,为首的自然是陈长生,他们之前都算见过一面,可后面的五位气度不凡…

    元宝如瞳孔猛缩,吧唧跪地,与他一起有反应的都是参加过大朝会的几位,其余商贾这才后知后觉,陆续伏地,

    “草民叩见皇上,皇上万岁!”*X

    有人带头,众人纷纷跟随,不甚整齐,但一个个都是发自内心的虔诚。

    “平身吧,咱算便衣出行,如你们一般,也是来见识见识,尔等莫要畏手畏脚,该怎样就怎样!”

    “谢皇上”*X

    “皇上圣明!”*X

    陈长生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才放弃了竞价的念头,反正扣再多钱,也到不了自己口袋,他对元宝如印象深刻,冲其微笑道,

    “元兄,别来无恙!”

    元宝如带着激动与惶恐,“陈,陈兄…元某还未曾谢过…”

    陈长生摆手打断,

    “唉,莫要如此紧张,你等也是,陛下爱民如子,你们只要不犯国法,又何必战战兢兢!”

    众人齐齐应是。

    “元兄,我且问你,对于水循环之道,你可有其他作想?”

    “自是有的,元某本以为蒸汽机是载人的座驾,不曾想竟能驱动水泵抽水,元某第一时间就在想,若是将蒸汽机用于驱动纺机,势必可以高产,若是再集能工巧匠,对织机改良一二,想来产能翻倍不在话下!”

    陈长生满意点头,扫视人群,

    “你们可有不同之想?”

    有人大胆一些道,

    “可将蒸汽机用于驱动舟船,想来速度更快,也免了纤夫的辛劳,更不怕逆流而行!”

    “可用来起吊矿石!”

    “可钻井!”

    七嘴八舌中,有人道,

    “仅这小巧的水泵,作灌溉之用,天下数亿亩地,销量何其之大也?关键下田变中田,中田变上田,粮食必然翻倍增长!”

    朱元璋几人听的热血沸腾,不过心里却有着不小的失落,他们居然不如这些商贾见识多广…

    陈长生憋了一眼老朱,他想要的目的达到了,双手虚压,

    “诸位见解不凡,合该你们能发财!”

    众人哈哈大笑!

    “玻璃想来诸位都见过了,可它仅仅只能用来代替窗纸吗?”陈长生自问自答,

    “不,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当镜子可叫人分毫毕现,制作望远镜,可让人有千里眼的本事,用来做灯罩,做瓶瓶罐罐……”

    众人齐齐吞咽口水,果然是好东西啊!

    “哪怕是用来减少颠簸的弹簧,缩小、放大可用武之地那也是多了去的,未来,谁的眼光独到,谁肯花代价搞研究,谁就能财源广进!”

    “诸位,请跟我到前堂一叙!”

    一众人到了学堂里,朱元璋几人自然是给安排了上座。

    商贾们待老朱一行人坐定,这才在学生位置入座。

    “诸位今日不搞竞价拍卖!”

    众人起了些许哗然。

    “你们算是大明朝商贾中第一批敢于尝试的人,本就比常人多了一份勇气与眼光,还是那句话,合该你们发财!”

    喧哗声变大,众人纷纷神色激动!

    “蒸汽机的制造技术会交给你们每一位,但是!”

    陈长生扫视全场,大厅里落针可闻。

    “能将其制作成民用车并售卖的,只可以有四家!”

    众人神色焦急,不竞价,这么多人挣抢,那这四家怎么来?

    “北方民用汽车,北方民用卡车,南方民用汽车以及南方民用卡车!”

    “汽车不可携带拖挂车厢,只能乘坐人以及人携带的轻便行李,未来的研究方向在舒适性,更快的速度,以及碰撞安全。”

    “所谓卡车,那就是专门用来运载货物的,研究方向为稳定性,承载性等!”

    朱元璋几人交换眼神,这倒是划分的很好,指出了方向,这些人就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一众商贾也是醍醐灌顶,期待之色更为明显。

    “南北两地都要发展,所以各分为两家,却并不限制销售地,北方制作的一样可以卖去南方,主打一个公平竞争。”

    “现在国家正在完善相关律法,所以其他人得了蒸汽机技术也跑去偷偷造车,混乱市场,倒时候被砍脑袋就不美了!”

    众人齐齐点头。

    朱元璋若有所思,若不加以限制,确实会乱套。

    “王守,夏元吉,将集团制度概要,发给诸位过目!”

    “是,先生!”*2

    众人陆续接过文案,仔细观摩。

    老朱一行人也各得了一份,不过老朱扫了几页就搁置到一旁,这与藩王集团的制度大同小异。

    陈长生制作的这份集团简介,主要是讲解董事局,选举,成立工会的必要性。

    元宝如一边看一遍喃喃,“妙啊,真是妙不可言,抱团取暖,众人拾柴却少了一人独断专行的弊端,实在是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仅此文案,千金不换啊!”

    半柱香的时间,已有不少人看完,正在交头接耳,赞叹声不绝于耳,待众人尽数看完,讨论声更甚。

    陈长生瞧着差不多了,大声盖过,

    “安静!”

    “诸位回去后各自如何应用此法做强做大,是你们该考虑的问题,不过我奉劝诸位,未来必定是技艺工匠紧缺的年代,越往后越是如此!”

    “哪怕一个熟练工人的流失,也会成为你们的损失!”

    “所以,工会制度极其重要,陛下爱民如子,不会容忍他的子民被你们盘剥!”

    “对于你们而言,一旦建立庞大的集团,旗下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你们的基石,所以为了你们自己的未来,也该给与他们更好的待遇。”

    “试想一下,人无非为名为利,若是你为了多那么一份利,去克扣底下的工匠,先不论他们还能不能为你制作出精良的产品,只说名声,诸位已经挣了大钱,难道不该为自己,为子孙的名节考虑?”

    元宝如第一个拱手,“陈兄教诲,必牢记心头!”

    其他人也纷纷拱手,不管是真心假意,“我等必牢记在心!”*X

    朱元璋抚须,脸上满是欣慰,长生小子说到他心坎里去了,敢虐待百姓,看咱收不收拾你们就是!

    “南汽,北汽,南卡,北卡,对未来国家发展极为重要!”

    “不仅仅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蒸汽机,我还会给出你们四家关于内燃机的研究方向,内燃机体积更小,劲头更足,未来的汽车若配上内燃机,一个时辰行驶500里不在话下!”

    “嘶……”*X

    “不过想跑先得学会走,毕竟配套设施还不足以支撑这样的东西问世,所以你们几家车企不仅仅是造车,还得不断研究其每一个配件,再有国家整体匠造技艺的提升,不出数十年,定然会进入内燃机时代。”

    “在座诸位本就各有产业,不过我可以告诉诸位,你们的那些手工业为主的家族事业,与这样的集团比是真正的小巫见大巫!”

    众人齐齐点头,他们的财富都是家族数代人积攒下来的,跟这些没得比。

    “你们当中每3家凑成一个车企,另外需要再吸纳2家不在此间的其他商贾,总之5家是最少的董事局标准,具体占据份额也就是出资比例,你们自行商定。但一个月内,需要将车企名称,投资人员占比,建造地等相关信息,提交到朝廷备案。”

    “此后你们研究出新技术,为了不被他人模仿,也需要去朝廷备案。”

    “而税收则为营业额的20%,记住是营业额,而非利润!”

    眼看现场氛围就要压不住了,陈长生一挥手,

    “好了,你们尽情讨论吧!”

    瞬间炸锅!

    陈长生回身朝朱元璋拱手,

    “陛下,此间太吵,不如去后宅喝茶?”

    “正有此意,走着!”

    一群人到了后宅入座,不待茶水上齐,朱元璋便大发感慨,

    “不愧是你,这法子比劳什子竞拍好太多!”

    户部尚书喜笑颜开,

    “是啊,陛下,仅这四家税收,怕是要抵得咱如今国税的5成!”

    工部尚书当仁不让,

    “陛下,南北竞争,斗而不破,既带动两地发展,又促进咱大明的工造技艺,长生此举实在是高啊!”

    朱元璋押了一口茶水,

    “哈哈哈哈,长生小子,这事办的真不赖!你立下如此功劳,再不赏些什么,是交代不过去的,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咱无有不允!”

    陈长生心道,好机会,

    “待此间事了,小子也就黔驴技穷了,还望陛下允了长生仗剑走四方的侠客梦!”

    朱标神色紧张地望着自家老爹。

    朱元璋笑意顿敛,却还是尽量以轻松口气说道,

    “大明如今百废待兴,咱可舍不得你离开,换一个吧!”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说‘无有不允’了,啪啪打脸不要面子的嘛!

    “不如咱赐你丹书铁券,省得你小子活的不自在。”

    免死金牌?跟‘无有不允’一样扯淡,陈长生心头阴郁一闪即逝,端茶慢饮,并不接茬。

    朱元璋被架在当场,心头起火,恰在此时,朱标进言,

    “父皇,启蒙的新教材孩儿已编纂完成,正欲往福建布施教化,请父皇允先生与我同行,以便孩儿与先生商定适合取士的中、高级教材。”

    朱元璋思索片刻摆手,

    “标儿自去便可,你之道非比寻常,不可太过依赖他人!”

    这要是时刻有陈长生傍身,未来的圣人名头算谁的?再说,陈长生他老朱还得继续用着,纵是不用,也该留在京城!那一梦太过真实,若非陈长生一开始的坦白局,以及出世后的诸般表现,不是被囚禁天牢,就是砍了一了百了。

    当然,这些朱元璋是不会对人言的。

    陈长生内心苦笑不已,发展民生的功绩再大,与那些浴血厮杀的开国名将也是不好比的,毕竟人家实实在在帮老朱打下了江山。可纵然那些名将,终究有几人善终!

    自己的一点功绩,还能与兵仙韩信比么?

    可韩信又是什么下场!

    一场短暂的茶歇,表面上人人若无其事,实则各有计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