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量子混沌 > 第三章 破门而入的善

第三章 破门而入的善

    为什么,抑郁的人无法做到信念凭空而生?

    因为,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没有生成那个向量我,更别谈真正的自我。

    而什么东西,又在杀死信念呢?

    破门而入的善,就像是倾销,就是一种摧毁别人体系做法。这种急切的“善意”在杀死别人的信念。

    求善止于求真,只能把善意送到门口,不能破门而入!

    如果这次,你选择了破门而入,那之后,对方会在内层再修一道门,再破,再修,不断推进...

    结局就是对方离你越来越远,直到从你的世界里消失!直到小孩从父母的世界消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什么是那道门呢?

    无条件的爱,不是说要满足小孩提出的所有要求和幻想,不是任由小孩放纵堕落,随性由他。而是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画了一道门,门里的世界无论怎么样,父母都要接受。

    那道门,是给小孩一半的话语权,共识内的绝对选择权。

    比如,给小孩成绩定目标这件事,不能随便说八十分以上、九十分以上,死盯着固定成绩,小孩就会开始丢失自我。

    首先是要给范围,比如60分-100分。定目标要有最低值,有最高值,构成一个区间,小孩定一个,家长定一个,取平均值。

    家长和小孩的互动表现为什么呢?家长讨好小孩让他提高自己的标准,小孩粘着家长让他降低自己的标准,在互动中打成共识,其乐融融。

    标准区间确定后,小孩可以选择自己要达成的等级,家长不得干涉。

    比如,最后确定是75-95分,分优良中合格四个等级,每个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如果小孩自己选择合格等级,先不要着急,至少表明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啊!

    不要破门而入,一旦推翻这个选择,这就是对亲子之间信任的一次打击,也是把小孩往自我丧失方向的一次推离。

    一直破门而入,小孩本想要逃离,却又不断的灌鸡汤、打鸡血,或者是不断的用所谓的激将法,不断的打击,期望激起他的斗志,都是错的。

    他关上了门,那就静静的等他开门就行了,需要是时候,敲门提醒就行,一个绝对自主的空间,才是自我能够成长的空间。

    不能被拒绝的善意,不是真正的善意,是求善不求真,是伪善。那样的家长并不喜欢自己的小孩,他们只喜欢自己,他们把小孩当成了自己延伸,他们在“杀死”小孩!

    真正的善,是一种平和的善,是一种可以拒绝的爱,决不能,因爱生怨怨生恨。

    你说,我把这份承载着爱的蛋糕,放在小孩门口,蛋糕都放坏了,小孩也没出来拿。那不就是浪费了吗?

    不是的,东西坏掉了,善意与爱,小孩一样能收的到;如果你在坏掉之前拿走了,小孩就会认为,依旧是你在做决定,而且东西比他重要。

    要知道,几乎所有的美好,都源自浪费。

    别再气势汹汹破门而入,你每次的破门而入,是不是都没有好的结果?只能让小孩恐惧,也让自己愤怒。

    从小,其实我是一个挺乐观的人:虽然父母离异,但是我学习好啊!虽然我父亲精神不正常,但是我学习好啊!虽然别人笑我家里没钱,穿的旧,吃的差,但是我学习好啊!

    我是什么时候信念崩塌的呢?就是第一次高考后,出成绩的那一天。我的所谓家人们,前一天还在对我说要放松、要自信。得知成绩后就变成了:

    老子早就看你不想读书了,滚到幺姑那去,进磨坊,那个活路好耍!

    还想复读?再考砸了,莫把人家大牙笑落了。还嫌不够丢人?要再丢一次?把大家的脸丢尽?!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嘛?平时都能考的好的嘛!现在落到别人说,平时考的好又啥用?高考一去了就昏堂!

    反正呢,成绩有起伏很正常,但是,你没考好,只能说明你的平均水平太低,你要是有考清华的能力,再差也是个985啊!

    好吧,都是我的错,懵懂的我,居然真的相信了他们的话,其实我只是没有考上一本线,没有考到第一名,我依旧是我们学校的第十名!

    我的高中学校不怎么好,一个年级四百多人,也只能考十来个本科,一两个重本,我是因为全免费,才来到这个学校的,吃饭就依靠在食堂打工。

    我复读了,我除了饭点在食堂打工,我戒了足球、乒乓球,收起了所有的课外书,用尽全部力气学习,我每天不吃晚饭,因为据说饥饿可以保持大脑活跃,直到晚上十点左右去吃一碗宵夜。

    是的,高考就是考的一种熟练程度,我考上了,是我们学校近十年来的考的最好的。

    我拿着成绩单,我试图向谁证明什么:你们看看我的成绩啊?!但是,没有人呼应,大家都若无其事,就好像,这是应该的。甚至你上一次就该考到这个成绩,你还浪费了一年时间!

    可他们一转头,却会对外人说的兴高采烈:这是我的谁谁谁,考的怎么样怎么样。仿佛我只是他们挂在裤腰带上的一枚军功章。

    他们真的是我的家人吗?好像我是他们的自己人,他们不是我的自己人,我们不住一起,我们不同姓氏,仅有的交流,也多半是指导、批评和打击。

    其实,第一次信念崩塌之后,我一直在试图重建信念,但收效甚微。他们一直认为是我的父亲拖累了我。当他们用所谓的为了我好的建议,一遍一遍要求我放弃我的父亲的时候。我选择了我的父亲,放弃了他们。

    从此,我只有一个家人,就是我那患有精神病的父亲。父亲住进精神病院之后,我就没有家人了,我选择了离开,我从原来的世界消失了。我抛弃了二十多年来,认识的所有人,所有的积累。我曾经,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可这个故事,与破门而入的善有什么关系呢?

    我父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每年都要爆发一段时间,大睡一段时间,除此之外,还算正常,只是比较懒散。就像一个典型的量子人,随时凭空生出一个极端信念,然后开始震荡,到了合理区间,然后到了零。表现为:疯癫,正常,嗜睡。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不可能过的光鲜,所以,在村子里,我基本都是别人的笑话。但是我学会了不在意、懒散、静,而这真的有助于思考,所以我学习不错。

    而我的亲戚们,发现我的读书能力。为了所谓的争气,为了打笑话我的人的脸,给我灌鸡汤,打鸡血,让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学习中。

    我的姑姑们,在鼓励我努力学习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没有他们的介入,我的学习成绩只是不错、良好,在他们的催眠下,我的分数开始拔尖。这也让我获得了之后的一系列机会,让他们看到了成效。

    于是,我的噩梦开始了,他们不断让我丢掉了“不好的”那部分自我,永无止境的提升。而你要丢掉一个东西,就要先认为那个东西一定是不好的,于是自我憎恨也开始发芽。

    越到后来,我就越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他们就越用激将法(也许真是这样想的),不仅仅是学校学习,还要向他们学习,他们上瘾了。

    甚至于,剥鸡蛋、洗脸、擦汗等那些从我父亲那里学来的动作,也必须改,因为不能和我父亲一样!不能在其他地方学任何与他们不一样的习惯,而我就住在他们的其他地方。所以,这场入侵,无穷无尽。

    后来我看病,必须去他们认识的医生那里,只有他们认识的医生才是医生;他们家的房子才是房子;他们介绍人的才是唯一正确的人。

    而这些,都不是违反核心价值的。我依旧可以认为,他们是基于善意。但是,最后,我父亲走丢了,他们不让我去找我父亲,说让他自生自灭,这就让我无法接受了。拿掉我父亲,我就没有存在的根基了啊?!

    后来,找到了我父亲,我打算给我父亲看病时,他们又一个接一个的来挖苦我。我才觉得,就是他们眼中的物资,不能有自主空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东西投向他们不认可的人——我的父亲。我所有的东西,必须为他们所用,他们拆掉了我所有的门。

    以前,我可能会投降,用自我憎恨,用毁灭自己的方式来满足他们。但是现在,我要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来抵抗他们,我把最后一道门,建成了一堵铜墙铁壁。即便是把自己隔绝,也不让自己投降。

    我认为,我该离开了,是离开这个世界,还是只是离开他们?

    他们并不是全世界,而我,打开另一个世界,遇到了另一群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伯乐们,千里马那么常有,去赛马场找自己的千里马吧;

    我是骡子是马,与你无关,我就出来遛遛,有力气跑快点,没力气跑慢点。

    仅此而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