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笛缘 > 第十四章 那年山村分外静

第十四章 那年山村分外静

    刘半仙本名刘二狗,也算是个苦命人。早些年山村连年大旱,粮食大幅减产。家里实在活不下去,为求一线生机,穷苦的农民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当时刘二狗尚且年幼懵懵懂懂的他只觉得家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一年之间父亲和哥哥相继离世,家里就只剩下了他和母亲二人。印象里他只记得当时满村缟素,白茫茫的白绫压得本就孱弱的小山村更加呼吸困难。村子上空原本还偶有哭嚎声回转,后来嗓子哭哑了,泪流干了村子里便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了一丝声响,肃杀而又寂寥让人倍感胆寒。

    这天夜里刘二狗饿的肚子一阵痉挛从梦中惊醒,惨白的月光里他模模糊糊看见母亲披头散发,佝偻着骨瘦如柴的身子正颤颤巍巍的收拾着包裹。由于饥饿皮肤也变得干扁几乎已经贴在了骨头上面,窄小但是肥大的衣服虚虚搭在身上,屋门一开微风袭来衣服便随风招展。来人是老村长,虽说是领导一村但是现在满村上下也不过仅剩下十余口人了。老村长推开屋门手杵着门框喘了会儿粗气,虚弱的身子已经经不起剧烈的活动,此时的他只觉得眼冒金星头冒虚汗呼吸极其困难。气力稍足便赶忙催促道:“二狗妈!赶快走,就差你们娘儿俩了,白天查得严,马上天就亮了,再不走就来不及啦!”说完忍不住轻咳了起来。二狗妈一听赶紧匆匆收拾停当,紧迈两步运了运气一把把刘二狗从床上给拽了下来。二人急忙来到二狗爸灵位前,二狗妈当先跪下接着按着站在身旁刘二狗的身子示意他也跪下,二人跪毕双双磕了三个响头后便匆匆锁好屋门随老村长来到了村口。

    村口老槐树下已三三两两站满了面黄肌瘦但尚有一息尚存的村民。老村长召唤人群聚拢后来到队伍前面沉痛的说:“乡亲们,眼下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我们村非要绝户不可。我有责任啊!我没能把咱们村带好,让乡亲们吃饱穿暖,我有罪啊!”乡亲们纷纷低下了头,眼睛都湿润了。他们知道老村长尽力了。老村长吸了一下鼻子缓了缓情绪继续说:“乡亲们,现在逃荒的人越来越多,路上困难重重。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啊!”说完随手轻抹了一下眼睛,从怀里掏出了一块儿碎布头走到大槐树下,抓了把泥土包好后又重新揣到了怀里。村里有个传说这棵槐树是村里的老祖宗当年迁徙到这里时种下的,距今少说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老槐树躯干粗大需要两人才能环抱,它默默地伫立在村口守护着这座小山村,他就是家的象征,只要能远远看到它高高的树冠便也就找到了家的方向。然而也正是这场大饥荒让老槐树也遭了殃,正值盛夏满树的树叶却被撸了个精光,嶙峋的枝杈张牙舞爪裸露在外,瘦骨嶙峋的它像是在愤怒的呐喊!

    村民们也纷纷包裹一把老槐树的泥土揣到怀里,老村长看看天色约摸时间不早了便催促村民们尽快上路。村民们这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挥别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一趟出去也许就再也回不来了。老村长留到最后从包袱里抽出一条红绳系在老槐树的躯干上默默祈祷,祈祷这位守护神可以保佑逃荒的村民们平平安安,虽说应该坚持无神论,但是现实的残酷使得他不由得对这个默默无闻的“老者”产生了眷恋。

    看着古槐再看看夜幕里的村庄,老村长有些恍惚,当年也是一个这样的晚上,他告别亲人从古槐树下经过去打鬼子。当年的他是为了生存,而今天他再次离开也是为了生存。老村长打了八年鬼子,又打了四年的老蒋,十二年来可谓是身经百战,当年从村子里一起出去的七八个兄弟,最后就只剩下了他自己。退伍后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坚决回农村回家乡。别人都说他傻他也只是淡淡一笑,因为他知道老家太穷了,他必须要带领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样才算对得起那些个倒在了战场上的兄弟们。但是天还是那片天,田还是那亩田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的艰难。

    老村长久久伫立直到发觉村民们的队伍已经走远,这才转身快步向队伍追赶。一行人依靠着老村长偷偷藏到祖坟里才有幸保留下来的两升麦种昼伏夜出艰难前行。这两升麦种即使在全村饿殍遍野挖野菜吃树叶的时候老村长也没舍得拿出来,因为他知道这点儿粮食对于全村人来说终究是杯水车薪,但是如果熬过这段日子,那么这两斗麦种就是全村人未来的希望。但是当满山上再也挖不到一棵野菜,能吃的树叶统统被撸的精光,仍然还是看不到灾年结束的迹象。老村长慌了,他决定要任性一次,也许这也不能够称之为任性。他只觉得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迫使他必须这么做,他也只能这么做。现在麦种显然是用不上了,不过也正因为有了这些麦种的打底,对于逃荒成功才能平添几分希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