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汴京遗记 > 第十三章 畏罪自杀

第十三章 畏罪自杀

    同段拂易分开以后,宋祁又叫了焦计生来书房议事。

    焦计生拿着信封仔细瞧看:“这旁边沾了一点墨迹,这是松墨,并不罕见。”

    “是,但可以接触到图纸的人,想必没有多少。”

    探讨了一夜,两人心里已经有了定数。

    第二日却还是出了变故。

    翌日清晨,苟彬急匆匆来报,说是河东发现了一具男尸,浑身已经泡得肿胀了。

    不到午时,又派人来报,说找人指认过,死者正是周仁周司士,也是明州河务工程的主要设计人,说是昨日宴会喝醉了酒,失足掉进了河里。

    方才布好菜,宋祁眉目间沉得可以拧出水来,捏着筷子,指节用力得泛白。

    忍了片刻,放下筷子:“叫焦长史来书房。”

    吩咐完,起身转向段拂易,微微点头示意,便阔步而去了。

    冬卉有些不解,饭后追着问:“主子,殿下好像很生气。”

    用了午膳,段拂易从柜子里翻出一个锦盒,她并不避讳冬卉,拉开盒子,里面是一副卷好的画轴。

    忽地想起那日在宫门,他看她的目光。

    “会生气,是他还不曾变得更像一位皇帝的儿子。”

    冬卉不解,他难道不本来就是皇帝的儿子吗?但她没有追问,看向段拂易手中的锦盒,话锋一转:“主子,这是什么?”

    面前的人垂下眼:“《汉宫图》,不过只有半幅。”

    冬卉不知道这图的珍贵,纪晃却知道。

    马车绕过西街,就在这闹市中,藏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宅子。

    大门并不恢宏,与寻常人家无异,门前栽了棵枣树。

    一身月白的女子从马车上下来,戴着帷帽,身旁的婢女叩了三下门,里面探出一个小厮的头来,看清了婢女手中的腰牌,才打开门恭敬把这两人请进去了。

    车夫打量了周围,将马车牵去了不显眼处。

    明州是纪晃的故乡,前年致仕回乡后,就隐居在此处。他在南书房教书多年,即便是皇帝,也曾受他教诲,至今也常有贵客前来探望,门房的小厮也见怪不怪了。

    段拂易入前厅时,院里几个孩子站成一排,都在残荷池边写字。角落里的一个少年只有十一二的年纪,虽穿着布衣,眉目却十分俊美,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一身灰蓝色长缎袍的老者手里捧着本书,坐在院里,提笔批注些什么。

    小厮凑到他耳边,弯腰低声说了句什么,他放下书,抬起头来,两鬓已经斑白,一张脸上尽是风霜的痕迹。

    白衣女子恭敬福了身,取下帷帽抵到婢女手中,就在这一举一动间,纪晃神色错愕。

    “你是……谁的孩子?”

    这张脸,很熟悉,在千里之外,宫闱之内,也曾有这么一张年轻稚嫩的脸庞,围在他身边读书打闹,那似乎是个很安静的孩子。

    “纪老,我是肃王殿下的侧夫人,我的母亲兖国长公主,也曾是您的学生。”段拂易恭敬回道。

    那张苍老的脸上露出困惑的神色,不过很快就释然了:“原来如此。”

    纪晃沉思了片刻,吩咐小厮去搬了把椅子出来。

    “你母亲读书识字还是我教的呢,她自幼时性子便恬静,不像……”他目光晃动了几下,几十年前的事情,昔日的娃娃们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犹豫了片刻,低头笑了笑:“不像宝宁那么顽劣,对了,孩子,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老者的慈祥和平和让段拂易有些意外,似乎因为这是和母亲关系密切的人,她莫名地对他有好感。

    “母亲在世时,常常同我说起在南书房读书的日子,她一直念着您,我如今来了明州,便想着替她来看看您。”

    段拂易给冬卉递了一个眼神,后者恭敬将锦盒递到了纪晃的随从小厮手里。

    似乎是她的话让纪晃有些神伤,那些曾经在他膝下的稚儿,笑声仿佛还在耳边。

    “天不假年呀,都是,那么好的孩子。”

    他接过锦盒,疑惑地看了段拂易一眼,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幅画。

    “母亲留下这幅图,我素来不懂这些,想着能赠予纪老,母亲在天也能安心。”

    画卷展开的刹那,纪晃就认出了这幅画。

    “这个名家顾开的遗作,分为上下两卷,先帝在世时,分别赐给了两位公主,你这是下卷。”

    先帝与太后诞下一儿一女,但膝下却有三个孩子。除了她的母亲福宁公主,还有一位宝宁公主,是太后胞姐的遗腹子,自幼被赐国姓,册封公主。

    但在段拂易出生前,这位公主就已经死了,母亲偶尔会提起她,太后临终前斥责皇帝不曾护好的“阿宝姐姐”,想必也是她。

    她并不清楚这些旧事,如今也没有这些余力。

    “正是,只是可惜,不曾听说过上卷流落何处。”

    纪晃收起画卷:“这是你母亲的遗物,我虽爱图,可这终究是你的念想,即便你母亲真的将它留给我,我一个行将就木之人,百年之后也是要将它留给你的,孩子,拿回去吧。”

    小厮收好锦盒,将它递还给了冬卉。

    冬卉侧目等着段拂易点了头,才又接了过来。

    “您拒了我的礼,叫我如何好开口讲接下来的话呀。”段拂易佯怨道。

    老者去笑了笑,捋着胡须:“你这女娃,去哪里学得这么些邪门外道?福宁是我的学生,你是她的女儿,有何事直言便是。”

    犹豫了片刻,她站起身,恭敬行了个礼:“纪老,您是个坦荡人,我便直言了。”

    “说便是。”纪晃拂手,示意她坐下。

    “我家殿下来明州所为何事,您是知道的,还请您帮帮他。”她目光诚挚而坦然。

    昨日大宴,他原本没想去,只是吴中彧与他外家有些亲戚关系,闭门谢客显得过于傲慢了些,放才赴宴。刚到了宴席,凭借着多年混迹官场的直觉,他便发现了不对。

    请他来,无非是想着他能掣肘肃王三分。看着面前的故人之子,纪晃眸光暗了几分:“老夫已然致仕还乡,不愿再闻这些琐事了。”

    “纪老,这并非……”

    “孩子,”她的后半截话被堵住,老者已经转身,背对着她:“若是还要再言,就请回去吧。”

    未曾想到他的态度这么坚决,段拂易只好附身:“晚辈过几日再来看您吧。”

    说完便领着冬卉走了。

    此刻恭王府书房内,男子长身玉立,眉目间是化不开的沉郁。

    “殿下,已经让仵作去看过了,是被人勒死后抛下河的。”焦计生回禀道。

    看宋祁没有说话,焦计生继续说:“殿下不必忧心,真相终会有大白的一日。”

    “焦先生,”他终于开了口,语气低沉:“真相会大白,可人死不能复生,他冒险送来图纸,也是想看到真相大白的那天吧。”

    焦计生叹了一口气:“还有一事,殿下听完不可动气。”

    宋祁回过头,目光疑惑,他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季通判放才带人在周仁家里搜出白银千两,拿了他家下人的口供,府衙现已经定罪,定了恐贪污败露,畏罪自杀。”

    “你再去审审那个下人。”

    焦计生目光一顿:“签了字画了押,那人已经当堂咬舌自尽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