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伪书生 > 第六十六章蜂窝煤

第六十六章蜂窝煤

    京西门头沟,王德和陆炳站在一处大矿井口,这井口很大,有后世公家大矿的样子,岀井口的路也修的很平,用骡马从矿井里往外运煤。

    面对这不断有骡马驮着煤筐出来的井口,陆炳骄傲的对王德说道:“解元公,这是我们锦衣卫名下最大的一座煤矿了,月产煤超过四百万斤,这附近三个村子的壮劳力,农闲时就会来我们这儿干活,这矿养活了不少人家啊?”

    陆炳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显得很傲骄,但王德却嗤之以鼻。玛的,堂堂一个国家最高特务机关控制的最大一个煤矿,象后世的说法那就是央企啊!可这央企名头下的煤矿,月产煤才区区四百万斤!你陆炳骄傲个毛线啊?

    一吨是二千斤,一万吨是二千万斤,照这么算也就是说锦衣卫名下这座最大的煤矿,按后世算,那就是月产二千吨,年产二万四千吨!玛的,年产二万四千吨,这生产规模在后世就是要被“一刀切”关停的乡镇小煤窑!你堂堂一个央企,就只有乡镇小煤窑的生产量,你还好意思说?

    心里鄙视着陆炳,王德指着矿井口洒落一地的煤粉,说道:“陆大人,这些煤粉平时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顺着王德手指的方向,陆炳也看到了那洒满一地的煤粉,他笑笑说道:“呃,解元公,这些煤粉不比块煤好烧,所以这价钱贱,四五十个大钱就能买到一百斤。于是对于这些煤粉,平时矿上有人来买就卖,没人买就送给矿上的矿工,让他们带回家去烧了。”

    说着这些话,陆炳有些惊奇,不知道王德问这些没啥用的煤粉干什么。

    而王德在听完陆炳的话后,嘴角勾起了一丝奸笑,冷冷的对陆炳说道:“陆大人,你现在着人去取二百斤煤粉来,越细越好。另外再去周围那黄土地里取一百斤泥粉来,也是越细越好。然后让人把这二百斤煤粉和一百斤泥粉,给我混在一块儿拌匀了,再加水和成象我们做包子、面条时的那劲道面团一样。”

    “和煤粉和泥粉,解元公,你这是要干啥呀?”王德让把煤粉和泥粉和成面团,这让陆炳有些搞不懂了。王德这是要干啥呢?王德这个解元公也过了,撒尿和泥玩的年龄了啊!

    陆炳一脑门雾水,迷惑的小眼神看着王德,而王德不理会陆炳的不理解,屁话一堆都不如事实有说服力。于是面对陆炳的一脸懵逼,王德笑着说道:“陆大人别问了,我现在也解释不清,等东西做岀来,我演示给陆大人看,大人你也就明白了。另外,陆大人,这么大一个矿,应该有修补工具的铁匠铺吧!”

    “有,有,有,铁匠铺有,不但有,还都是我们锦衣卫,凭关系弄来的手艺不错的匠户。他们平时除修补打造矿工们用的家伙什,也打造些农具和炊具。手艺都是传了好几代的,没的说。”

    又是凭关系,的确凭锦衣卫的权势,弄一些手艺好的匠户过来效力,那真的不是什么事。

    不纠结这些封建主义不尊重人,手艺好就行,王德要的就是这个。于是在陆炳叫过来一个,刚才只敢远远站那儿的矿上管事,把王德说的按二比一的比例,将煤粉和泥土和成面团的事,吩咐那个管事去做后。王德就由陆炳领着去了矿上的铁匠铺。

    这一路陆炳走的是轻车熟路的,从陆炳对这儿的熟悉就看的出,陆炳是个喜欢亲力亲为,深入基层的好领导,而不是那些办公室里高高在上,不识人间烟火。

    跟着陆炳绕了几个弯,走了差不多有一里地吧,王德就看到前面有一个烟火缭绕的大院子。里面“乒乒乓乓”的满是旧时铁匠铺的打铁声。

    陆炳脚一踏进这座院子,立马就有个满脸风霜,光着上半身十分壮实的中年汉子,赶忙放下手里打铁的铁锤,连围裙都顾不上摘,就跑过来笑着说道:“大人,您今儿怎么这么有空,想起到我们这儿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吗?”

    “不,不,不,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是说……。”

    “我是说,我是说,行了赵老三,知道你嘴笨,你别说话了,站一边听吩咐吧!”

    “唉,是,是”

    让嘴笨的赵老三闭嘴后,陆炳指着赵老三,对王德笑着说道:“王公子,这是赵老三,自蒙元时他家就是铁匠,手艺差不多传了有十代人了。手艺好,人也实诚,是这个铁匠铺里管事的。要什么东西,你吩咐他做就可以了。”

    对王德说完这些话,陆炳又指着王德,对赵老三严肃的说道:“老三啊!这位是王公子,我的朋友。以后王公子他让你做什么东西,你照做就是,不可违逆。”

    “唉,唉,知道了大人。”

    陆炳说完这些话,就挥手示意王德吩咐赵老三做事,而这时王德对陆炳的好感也高了一分。这陆炳身居高位,却能对底下人说话随便,丝毫没有那种作做,打官腔,说那些狗屁大道理。好官!

    感慨了一下陆炳的好,王德就让赵老三去把这铁匠辅里的十几个师傅都叫了过来。然后王德又要了纸笔,他先画了个煤球炉子的造型,并对着图纸,在铁匠辅里找了些实物,现场演示解答师傅们不明白的地方。

    在师傅们都弄懂后,王德吩咐他们去打煤球炉子。留下赵老三,王德又开始边画图,边跟赵老三解释这农家自制蜂窝煤的煤球机子。

    王德的家乡广德县牛头山村,那就是曾经浙江省省属最大的煤矿,长广煤矿公司的一矿。九十年代以后当地农民,也自己开煤井挖煤,有煤这农家自制蜂窝煤,那当然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了,王德小的时候就干过。所以王德对这个简便的煤球机,那是很熟悉的。

    这个农家的便携式煤球机,说白了就是下面一个蜂窝煤模具,上面连着一根杆子。

    做蜂窝煤时,先在模具里沾一点水,再向盖章一样将煤球机底部的模具,压入泥和煤粉混和好的“面团”里,要压实,在平整干净的地方将成型的蜂窝煤压出。然后拎着成型的蜂窝煤,来到一个平整的空地上,在离地有三四厘米的高处,动一下煤球机上的小机关,将成型的蜂窝煤从模具里放出,最后再晒干,这蜂窝煤也就做好了。

    这煤球机经过王德的讲解,以及拿实物现场演示,赵老三很快也就弄懂,抡起铁锤开干了。

    在铁匠们开干的时候,王德留在现场指导,而陆炳则去矿上视察工作,找人谈话去了。

    大约忙活了有半个多时辰吧,赵老三的那根明代煤球机打开了。而这时煤粉和泥粉混和而成的“面团”,也早被矿上管事的人,命手下做好拍实了,给堆到铁匠铺门口了。

    拿着赵老三做的简易煤球机,王德让赵老三又准备了两块长木板。然后王德就当场给赵老三压了几个蜂窝煤,放在长木板上。接着王德又让赵老三动手,让他自己去压几个蜂窝煤。

    王德之所以让一个铁匠去压蜂窝煤,那也是对赵老三做的这根煤球机不满意。但至于该怎么改进,王德又说不明白,于是王德就让赵老三自己上手压蜂窝煤了。毕竟老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吗,任何的说教,都不如上手干,只要上手干过了,凭象赵老三这样国之大匠的聪明,他们肯定就会琢磨岀该怎么改进了。

    果然,赵老三亲自上手后,每压几个就拿起煤球机在那儿看,凝眉琢磨。几个回合后,赵老三兴奋的对王德说道:“公子,小的明白这东西的门道了。这根不算,小的这就回去给公子打根好的。”

    说着话,赵老三就满脸兴奋的转身就走,而这时王德忙叫住他,高声说道:“赵师傅,赵师傅,你别忙着走啊,跟我一起先把这做好的蜂窝煤,拿进去烘干。”

    “噢,对不住,对不住,公子,小的乐糊涂了。”

    说着话,赵老三就过来搭手,和王德一起将那做好放在木板上的二十几个蜂窝,一起抬进了铁匠辅,放在里面烘干。

    解决了赵老三这边的技术问题,王德又去指导别的师傅打造改进煤球炉子。这样又忙活了近一个时辰,陆炳回来了。而这时王德正在门口,用赵老三新改进的煤球机,压蜂窝炉。

    一见到王德在干这样的脏活,陆炳生气道:“这赵老三今天是脑子瓦特了,他怎么能让解元公你干这样的脏活呢?解元公,快别干了,快别干了,我这就进去收拾那个赵老三。”

    一边说着话,陆炳一边抢过了王德手里的煤球机。而王德这个时候,也干得有些累了,于是他就任陆炳从自己手里抢走煤球机。

    然后王德指着现在陆炳手里的这煤球机,对陆炳说道:“陆大人,这就是我让赵师傅打造的煤球机。我旁边地上的这些,就是用煤球机压出来的蜂窝煤。”

    “蜂窝煤,这蜂窝煤我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啊!解元公,这蜂窝煤它有什么用啊!”

    蜂窝煤这东西陆炳从来没听说过,他也不知道这是干啥的,只隐隐觉得这是把煤粉变成了煤块,应该也是拿来烧火的。

    面对陆炳的疑惑,王德也不解释,只是说道:“陆大人进屋吧,我现场演示给大人看,大人就明白了。”

    “好,好,那就麻烦解元公了。”

    说完话,陆炳就打手势,示意王德先请,然后陆炳就和王德又进了这铁匠铺。

    进到铁匠铺里,王德先拿一块蜂窝煤,在铁匠的炉火上点燃。然后他再按着蜂窝煤的使用程序,给陆炳演示了一遍,又告诉陆炳该怎么关火,以及关火的作用。

    王德一顿现场教学,当陆炳知道这蜂窝煤,在煤球炉里一下子垒三个,就可以两个时辰不用管,堵着进风口就可以烧半天后,他高兴了。

    因为凭陆炳的聪明,王德一讲他就明白这蜂窝煤的好了。自己可以长时间烧,不用人看火,这可以省多少功夫啊!还有这冬季取暖,几个蜂窝煤垒那儿,关上进风口,那就可以烧上一晚上,不用人去加煤加柴,这太省心了。

    这么实用的东西,它的市场需求可想而知。想到这里,陆炳觉的无数小钱钱正向自己飞来,自己可以跟皇帝交代了。

    于是欣喜若狂的陆炳一拍王德的肩膀,高兴的说道:“解元公大才啊,这蜂窝煤如此了得,一定会大卖的。咱现在北京城内民户六十八万人,驻军十几万,再加上宫里的,朝廷各衙门里的人,总人口加一起将近百万,这还不算那些外来人口。这么多人吃饭,取暖,如果都用咱这蜂窝煤,那咱们一年得赚多少钱啊?”

    “不说了,不说了,解元公,陆某这就派人先送你回去休息。陆某我现在要将这蜂窝煤和炉子,送进宫里让皇上定夺了,这就不能送解元公了。解元公,见谅,见谅。”

    对王德说完这话,陆炳也不等王德给他回话,他就冲外面呵道:“玄武,腾蛇,马上派人将这铁匠铺看管起来,没有本官的手令,任何人不得离开这里,也不许外人接近这里。另外把刚才知道这煤粉和泥粉配比比例的人,也全部拿了,没有本官手令,他们不得旁人接触。”

    “诺”

    “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