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曲折半生 > 第十三章 家乡的罐罐茶

第十三章 家乡的罐罐茶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我已经模糊的记忆当中,总是记得祖父就坐在炕上靠近窗台的位置,和他的火炉相对而坐,这小火炉是用泥巴做好晒干成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大致就是直径三十公分左右,高低也就是四十公分开外。三面严实,一面开口并且展出“舌头”,这火炉的“舌头”大概不到一巴掌大小,就是放置茶罐的地方。火炉上方是敞口的,可以烧水,也可以烤馍馍。煮“罐罐茶”的茶具很简单,就是用一只沙土罐煮茶。这罐罐大不过一把,高不出三寸,其容量也就能煮一个饺子。这可不是像火炉一样是我们自己能做的,这是集市上买的,看这生产工艺也就是用含沙的泥土捏好后焙烧而成。最后,再有一只茶杯,这喝罐罐茶的家伙什就齐备了,很简单的。这煮罐罐茶的茶叶也很廉价,因为是出产在YN省,我们当地人就叫它“云南茶”,知道后面我才知道,这云南茶也有好多种类。就这简单而接地气的云南茶叶留给我的是满满的香甜的记忆!罐罐茶在我童年的记忆当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我是坐在祖父腿上长大的,而祖父每天早上都是要煮罐罐茶的。那时生活条件差,是用柴火煮茶的,火炉上的水开了,就往边上挪一挪,把已经冻得发硬的玉米面饼饼放在上面烤,直至烤的发黄。这是我小时候记忆当中的最爱。我啃着焦黄饼子,祖父则是喝着他那看起来香甜而浑浊的深黄色的茶水。

    上小学之后我就再没有陪着祖父煮茶了。但给我记忆中的罐罐茶是我们农人在家里,在田间地头的早餐或午餐了。农忙季节,在早上上地之前,有茶瘾的父辈们一般会起的比别人早一点,烧水、洗茶具,在一通手忙脚乱后就着馍馍喝着这浑浊而发黄茶水,长长的出一口气。看起来好像很舒服、很过瘾的样子。说是这喝茶如果经常定时的喝会上瘾的,症状会出现乏力、头疼。记得小时候的我们会偷偷地喝一点,但也会担心第二天会不会头疼。

    农人在田间地头就着这煮的浓浓的罐罐茶,吃着送来的干粮,算是午餐了。就是在干活饿了,在一通狼吞虎咽的吃完送来的“干粮”后,也少不了再煮一罐茶。感觉他们喝下去是那样的香甜,现在的理解是好像不亚于瘾君子范瘾时的那一口大烟!因为我看着他们喝下去好像神清气爽,整个人都精神了似的。这罐罐茶在我们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已经根深蒂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饮食文化。但我也偷着煮了一次,觉得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若干年之后,也记不清几时,大概是我变成城里人以后的一段日子吧。我也恋上了罐罐茶,那味道是苦中有涩,并带有浓浓的清香,在发困之时煮一罐,顿觉神清气爽,精神倍增!但是慢慢的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虽然不再用火炉煮茶了,即使你配上最好的茶食、茶叶也不觉得茶香,感觉是最好有一到两个好友在一起边喝茶边聊天,这样这茶喝着才过瘾。条件比起祖父、父辈那会儿是好多了,喝茶完全实现了电气化,不再有冻的发硬的玉米面饼饼,想反即是有玉米面饼子那也已经成了稀罕,不会再在喝茶时因为水溢出来而弄得灰尘飞扬,因为条件使然,有铁炉子,光波炉、电炉子取代了小时候的泥火炉。冬日早上,和朋友聚坐于炉前,煮茶就早餐,畅谈海天,也甚是惬意!所以,家乡的罐罐茶是朴素的、最接地气的茶文化。最能反映出家乡茶文化的就是但凡是谁家有红白事情,这罐罐茶事首当其冲的,没有任何节目可以取代其在事情当中的位置的。不管在家乡的那个角落,在事情当中,随便买几十、上百个茶罐是很平常的事儿,事情当中的乡村的院子里总会有几十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盆”,三五成群的帮忙的人会围在火盆边上,人手一罐,互不打扰,因为对于有茶瘾的人来说“宁让一罐,不让一盅”就这一句话就足以证明这罐罐茶在喝茶人心中的位置。在你进门的同时准会听到一句随和而又热情的招呼语:“快来这边喝茶”。这小小的火盆,小小的茶罐,把前来帮忙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像一条纽带一样连在一起,不再尴尬。不管你是外来的旅人,还是当地的客商,也不管你是男是女,因为在家乡,喝罐罐茶是不分那女老少的。也不管你是到了家乡的农村还是县城,进门之后你保准会听到热情的招呼:“喝茶了没有,坐下来喝一罐?”在家乡,这一句热情的问候,就和问你吃了没有是同等分量的。

    说起喝茶,记得曹雪芹曾说“一杯品茶,两杯喝茶,三杯牛饮”,那说的是富家公子,大家闺秀的做派。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县城里也有好多家茶店,这些茶店可不是我们的当地的地方文化的折射,这些店里面,茶叶囊括了全国各地的不同品种的茶叶,你可以在这里品茶,也可以选茶、买茶。更有甚者,这些店老板还会把喝茶、买茶、棋牌都套在一起。这样就会能够招揽更多的客人,做出最好的生意。社会在高速发展,每个生意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些茶店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北方人喝酒,南方人喝茶。因为南方人喝茶谈的是生意,北方人喝酒论的是英雄气概。所以这一类茶店大多数是南方人做老板。受了茶文化的影响,生意场上老板约客户也是到茶店。显得高雅。其实这也是店老板的一种经营模式。

    记得若干年前经常会去天水办事,那时候年轻的我还不喝罐罐茶,但是偶尔一次却意外地发现在步行街一处特别热闹的街头的一间很大铺面里坐满了人,也放满了几十个蜂窝煤炉子,每个炉子前或三或五的坐着喝茶的客人,他们或许认识,或许不认识,都是因为这小小的茶罐把他们扭到了一起,就想家乡的事情当中的那些人一样,坐到一起照样很热情的一番海阔天空。最近,久居蜗室的我听说在我们县城也开启了几家罐罐茶馆,门面还挺阔气的。虽然无暇顾及,但是我也能感觉到点开的温馨与热情。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高速发展,家乡罐罐茶也在不断地发展升级,从最初的泥火炉时代升级为电气化时代、店面时代。不管是怎么发展变化,在我的家乡的饮食文化里面,它是一种不变的存在,已经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根深蒂固的在家乡人心里扎根。想象着罐罐茶店里一定是干净整洁,服务热情,茶食种类也肯定会颇多,口感也可能会更加入味。但是不知出于某种原因,我还是更加想念小时候的泥火炉罐罐茶。思索好久才想起来一个道理:喝茶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心情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