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65章 一代女皇

第65章 一代女皇

    二人聊天时,魏广宗的肚子里传来了“咕咕”叫声。

    守真告诉他外屋有毕罗(注①),可拿来充饥。

    魏广宗的眼睛早已适应了黑暗,摸黑去外屋的长案上拿来了一碟毕罗。

    “道长,吃吗?”

    “来吧,放在熏炉上热一下再吃,你喝酒吗?”

    “还有酒水?”

    “哈,你早来一天都没有。下午,郢国公派人送来的酒水和毕罗,酒坛放在外屋长案的案裙下面。”

    魏广宗没有客气,再次去抱来了一坛酒。

    在熏炉上温着酒水,酒气飘香。

    据魏广宗后来回忆,那个夜晚是他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夜晚。

    二人的动静惊醒了外屋的明月,听得窸窸窣窣的往夜壶尿尿的声音,又听得明月自语道:“酒香!好香的毕罗,我的毕罗!”

    守真轻声喊道:“明月,进屋里来。”

    “师父还没有睡?”明月吓了一跳,说着就要进屋。

    “点灯吧,小心磕碰。”

    明月摸黑摸到了火石,点亮了明烛,秉烛进屋。

    “师父,咦?广宗叔!你怎么回来了?”

    “嘘!小点声,别吵醒其他人。”

    明月头上胡乱挽了一个发髻,像是半翻髻的半成品,极为随意。

    “是,师父。……毕罗!”明月惺忪的双眼终于落在了熏炉上,看到了温热的毕罗,透着香气。

    “饿了就吃吧,把其他几个都热上吧。”守真慈爱道。

    春寒之夜,三个人围在熏炉边上,一边喝酒,一边吃着毕罗,酒香混着肉香,烛火忽明忽暗,充满了温馨。

    守真吃了一个外皮烤的焦黄的毕罗,便不再吃,只陪着魏广宗饮酒。

    “我看邸报上说,圣神皇帝在正月二十四日下诏退位,当时觉得有些突然。我还以为圣神皇帝要拖上一年半载,才会真正的交权。”

    魏广宗点头,衣袖翻动时,带动的烛火摇曳,人影忽大忽小,他说道:“大兄也是这么认为,说是张相等人要与圣神皇帝有得磨,就看谁有耐心磨得过谁。”

    “当时,你们在洛阳,可知晓其中内情?”

    “据张相说,是太平公主亲自入宫,与圣神皇帝聊了很久,再由太子李显派羽林卫将太平公主送回府邸。第二天,圣神皇帝便下诏退位,将帝位传于太子李显。”

    “原来如此。这场功劳换来了‘镇国’的称号,值得。”守真恍然道。

    之前,他一直在琢磨,镇国太平公主在这场兵谏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才会让生性多疑的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正月二十四日,圣神皇帝在集仙殿召见太子李显。

    太子李显不敢独往,与诸相齐至。

    圣神皇帝满头鹤发却威严不改,仍是往日的高髻装扮,将头发高耸矗立于头顶上,亦如平日的沉稳与庄重。

    太子李显问安后,感觉到了母亲与往日有些不同,头戴很少佩戴的宝石金冠与金龙鎏金钗,彰显着圣神皇帝的显赫威严。

    “朕……本想去通天宫(注②)坐坐,但朕听了好女儿太平的故事,不想重蹈赵武灵王之事……当初,太平的夫婿薛绍在狱中被饿死,如今,太平又以饿死之事进谏,果真是因果轮回吗?痴儿,朕岂是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儿子赵惠文王,后来又反悔,想收回权力,被赵惠文王围困在沙丘宫,围而不杀,被生生饿死。

    如今,太子李显虽然没有饿到圣神皇帝,但封锁宫城,严禁任何非太子一系之人出入,与当年赵武灵王一事如出一辙。

    “母亲大人……”殿内,太子李显马上跪下。

    殿外的诸官皆躬身,不敢抬头。

    “朕是皇帝,圣神皇帝,……等你坐上这个位子,就会明白……”

    圣神皇帝当初看中李显,复封他为太子,就是看中他的软弱,看中他朝中无人,可以任由自己制衡。

    如今,圣神皇帝却是小觑了自己选中的太子。

    她没有说清楚“明白什么”,已经八十二岁高龄,头上顶着很少佩戴的金冠,让她有些吃力。

    终是岁月不饶人,她想为自己风光举办一场禅让退位仪式,但终是心中如明镜般,太子和百官不会随了自己的心愿,而自己亦没有精力再去“斗法”。

    “初春如风纵,缥缈一场空。浮生不若梦,孤影照惊鸿。”

    圣神皇帝低语吟了一首诗,几乎微不可察。

    太子李显没有听清,缓缓抬头望向圣神皇帝。

    “如今,朕的‘巾帼宰相’都不现身,是早已改旗易帜,还是被你幽禁起来了?”

    “母亲大人,儿子从未幽禁任何人。只是……只是上官舍人身体不适……”

    圣神皇帝的一席绛色朝服微微颤抖。

    “好了,朕已经不在意。莲儿,香儿,过来宣制。”

    一直站在圣神皇帝身后的两位宫女,上前一步,打开了制书。

    太子李显心中难受,因为韦太子妃名为韦莲儿,后来被圣神皇帝改为韦香儿。

    当初,庐陵王李显从房州回到神都洛阳,做了多年的太子,每次觐见圣神皇帝时都战战兢兢,就连韦太子妃也不敢说话。

    圣神皇帝极为满意自己的驾驭人心的能力,特意下旨,将身边的两个宫女赐名为莲儿和香儿,来代替韦太子妃孝敬自己。

    想起这些往事,太子李显居然没有听清楚宫女的制书所言。

    殿外的诸相却是欣喜不已,听明白了制书是圣神皇帝退位,将帝位传于太子李显。

    “退下吧。朕……孤想自己待会儿。”

    太子李显懵圈退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双眼茫然,毫无复辟之喜。

    李显被诸相百官簇拥着离开。

    太后看到殿门关上之后,身体一下子软了下来。

    莲儿和香儿连忙过来,“陛下……”

    “什么陛下,再也不是喽……快将头上金冠取下,太沉太重,以前从未觉得它有这么重。”

    莲儿和香儿听闻太后这么说,心中悲凉,这两日里,她俩多次见到太后长吁短叹,再无往日睥睨天下的霸气。

    二人在太后身边侍奉已久,对朝廷公务也略知一二,刚刚宣读的制书根本没有圣神皇帝的玉玺,可以说并不合法制。

    不是太后不想盖章,而是玉玺皆在宣政殿(注③)保存。众人被软禁在此,根本出不了迎仙院。

    自此,一代女皇,历经武媚、武才人、武昭仪、皇后、天后、皇太后,改唐为周,登基称帝,又获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大圣皇帝等,再次成为皇太后。

    一个属于女皇的时代终于徐徐落幕。

    ------------------------------------------------------

    注①《太平广记》、《酉阳杂俎·酒食》等都曾记载过毕罗,亦写作“饆饠”,今已失传。据说是从波斯流传至大唐,需油煎而成,里面的馅料以肉为主,但有时也会有水果,比如樱桃饆饠,但一般都是羊肝饆饠、蟹黄饆饠等,以荤馅为主,呈卷状,两边开口,有点像如今老北京的褡裢火烧。

    注②通天宫,即之前的万象神宫,也叫明堂。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万象神宫被毁,次年三月,重建号“通天宫”,其上金凤改为火珠。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等重大仪式。

    注③宣政殿,又称为武成殿,是天子常朝之所。即臣子平时朝见天子的地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