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唐瘿 > 第120章 首次失策

第120章 首次失策

    宰相魏元忠自从接到武三思制作出来的假冒太后之名的遗旨之后,便再也没有犯颜直谏,朝堂之上遇事也只是随波逐流。

    昔日与他共事的好友写信给魏元忠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当引荐君子,斥退小人,以振兴深远的教化,怎么能安于恩宠,对一切都缄默无言呢?现在还不早定太子之位,并选择师傅对他加以辅导教诲,是第一个过失。允许公主开建官署设置僚属,是第二个过失。尊崇僧人,使得他们奔走游说于权贵之家,借助权势广收钱物,是第三个过失。表演乐舞杂戏的卑贱小人窃取朝廷的官位俸禄,是第四个过失。每当有关部门选拔贤才的时候,应选的人都要靠行贿或者依附于权贵之门才能受到任用,是第五个过失。皇帝宠爱提拔宦官近千人之多,从而埋下变乱的祸根,是第六个过失。对王公贵戚的赏赐毫无节制,以至使这些人奢侈成风,互相攀比,是第七个过失。大量增置正员以外的员外官,耗费钱财坑害百姓,是第八个过失。先朝的宫女可以在宫外居住,并且不受限制地出入宫门,与外人交往勾结,大行请托之风,是第九个过夫。旁门左道之徒蛊惑皇帝的视听,从而得以窃取俸禄职位,是第十个过失。当今朝政有这十大过失,您不去尽力匡正,谁还能匡正它呢?”

    宰相魏元忠读罢来信,羞惭致歉,却没有任何作为。

    昔日好友便知晓魏元忠已经完了,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魏元忠。

    武三思在府上拿着这封密信,笑道:“没想到魏元忠的胆量这么小,小小的一点恩惠便让他寝食难安。”

    守真笑曰:“全赖叔敖的妙计。”

    宗楚客却谦虚道:“是殿下不计钱财的大手笔,才试出魏元忠的软肋。”

    守真听着宗楚客的言语像是讽刺武三思,满朝上下谁都知晓武三思最是贪财,岂是“不计钱财”来形容他?

    武三思仿佛不在意,哈哈大笑:“若是一百个封户便可以拿下一个宰相,这笔买卖实在太划算,本王可以拿下所有的宰相。”

    “不过,这封密封有好几处言语若有所指,像是借魏元忠这把刀指向殿下。若不是魏元忠不想当枪使,定要上了此人的圈套。”宗楚客忧虑道。

    “本王向来不怕这些流言蜚语,每个人都知晓本王向来是公正公平,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些没有钱财却想升官发财的小人们,除了暗地里煽风点火之外,连赚钱的能力都没有,本王又岂会在意这些没有能力的小人们!不过,令本王忧虑的是,圣上破格提升近千名宦官为七品以上员外官,这是不相信外人的端倪。”

    这条计策是守真向太平公主提议,又由皇帝李显采纳了太平公主的提议。

    此刻,他不能打了自己的脸,只能说道:“殿下担忧此事,却千万不可向圣上进谏此事,一旦圣上对殿下起了疑心,反而得不偿失。”

    武三思一怔道:“刚才叔敖还建议本王向圣上说明此事,若是这些宦官占据了所有的外官职位,本王哪里还能任命其他人的官职?”

    听到武三思点了自己的名字,宗楚客马上回道:“如果满朝上下都是圣上的宦官,我等将再也没有发言权,所有大权全都旁落,牢牢掌控在圣上的手里。”

    “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支持圣上的决定,绝不能辜负圣上对我等信任,牢牢的依附在圣上的身边,绝不能与圣上有二心。”守真劝道。

    宗楚客问道:“我等肯定与圣上一心,但若圣上统管朝局,我等便再也没有了权力。”

    宗楚客替武三思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守真反问道:“如果与圣上在此事上达不成一致,就无法取得圣上的信任,没有了圣上的信任,我等做任何事都没有了权力。失去了圣心,别说权力,就是人都极有可能离开权力圈子,直接下放地方,再也回不到京城。因此,在这件事上取得圣上的信任才是最关键。其他之事,可以徐徐图之。”

    武三思若有所思,对皇帝李显任命了千余名宦官之事重新考虑。

    “还是天师看得长远,眼光有独到之处。本王就听天师之言,拥护圣上的旨意。”武三思沉吟道。

    守真脸上堆出假笑:“若是殿下心中还有疑虑,可由叔敖安排其他与我等无关的官员去进谏一番,亦可试探出圣上的心意。”

    武三思不好表态。

    宗楚客马上说道:“我来安排吧,一枚小棋子而已。”

    守真脸上露出笑意,心中却苦涩不已。

    他本意并非是劝武三思不要与皇帝李显对着干。

    俗话说,人在气头上时,越劝越会对着干。

    守真以为武三思跟韦皇后勾搭了这么多天,应该是早已目中无人,嚣张加上猖狂。

    如果此时有人来劝武三思,武三思应该听不进去劝言。

    没想到武三思居然“听人劝吃饱饭”,第一次没有向着守真预想的结果发展,这反而帮助武三思躲过了一劫。

    守真很是不甘心,他这一套欲擒故纵的劝谏失策了。原本计划让武三思开始与皇帝李显离心,两个人对着干起来,然后他再曝光武三思和韦皇后的奸情,这会让皇帝李显勃然大怒,武三思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一计不成,只能再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宗楚客不愧为二度称相的老兵,在朝中竟然说通了敬晖等五王系的心腹,或许这几个心腹是宗楚客早已布下的内应棋子。

    五王系是指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这五位在神龙政变中有着拥立之功的异姓王。

    除了袁恕己之外,其他四位都是太子李显的心腹。

    不过,这种心腹与武三思这种心腹是两个概念。

    这四位辅佐太子的心腹乃是中兴李唐的功臣,清廉耿直,一心只为大唐考虑,鞠躬尽瘁。

    宗楚客施展毒计,用五王系的直臣进谏圣上,反对圣上用宦官做外官。

    结果,圣上下旨将此人鞭笞致死。

    张柬之早已成为襄州刺史,远离京城,敬晖等人却仍留在京城,为此事奔走努力。

    皇帝李显对五王系逐渐疏远。

    又经武三思和韦皇后联手诬陷之故,皇帝李显最终将敬晖降职为郎州刺史,将崔玄暐降职为均州刺史,将桓彦范降职为毫州刺史,将袁恕己降职为郢州刺史。

    当时与敬晖等一起诛灭张易之、张昌宗而立下功勋的人都被当作敬晖等人的同党而受到贬职处分。

    至此,五王系全线崩塌,朝中大权皆由韦皇后和武三思掌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