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陌上清央 > 第四十二章 绳之以法

第四十二章 绳之以法

    不一会,朱辉买来了清央吩咐的东西。

    “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老妇人接过粥一口一口喂给两个孩子,有食物果腹,两个孩子恢复了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

    “阿奶,囡囡要娘亲要阿爹。”小女撇了撇嘴,扑入老妇人怀里,“哇”地一声哭起来。

    “球球也要娘亲阿爹。”小男孩也随着妹妹一起哭着。

    稚嫩凄凉的哭声,让大人忍不住心酸落泪。

    “囡囡球球不哭,阿爹娘亲很快就会从皇城回来,会给囡囡球球带很多好吃的东西。”老妇人哄着两个孩子,浑浊的泪却止不住的流。

    “老人家,孩子的爹娘去了皇城吗?”清央问道。

    如此灾难,孩子的爹娘抛下老人小孩前往皇城,必是有重要的事情。

    老妇人看看了老头,欲言又止。

    老头看清央不是石平郡人,又热情善心,便长叹一口气。

    “这位公子,石平郡张家和刘家,真是天理难容啊!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伸,头上三尺神明也不管我们的死活了。两个月前,我儿庄伟跪拜在我和他阿妈面前,要我们好好带着球球和囡囡,他要和儿媳兰馨去皇都。我一再追问,我儿才告诉我,儿媳兰馨被恶霸刘卫抢到府内,让张大为那个畜生糟蹋了。

    我儿饱读诗书,性子耿直,早就看不惯张大为刘卫的为非作歹,于是写了万言状告书,上皇城状告那两个畜生,还说即使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如今几十天过去了,我们盼得眼睛都快瞎了,还是不见他们回来,也不知去到皇城没有。又遇到旱灾蝗灾,朝廷下发的口粮连两个小孩都不能养活,我和老伴只能流落街头乞讨维持孩子的性命。”老头悲从心起,老泪纵横。

    “老人家,你们先拿着这些粮食回家去,好好养着孩子,南国总有王法的。”

    “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给您磕头了。”老妇人又跪在清央面前不断磕头。

    跪地磕头,是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感恩戴德的最虔诚的礼节。

    明察暗访第三日,清央在石平郡郡城最为繁闹的地方看到了几间赌坊,每间赌坊规模不小,格调奢靡。作为丞相千金,清央最为清楚,南国律令严禁开设赌坊,违令者没收其财产,严重者还要将其发配边疆,因为赌坊导致了太多家破人亡的悲剧。

    清央走入其中一间规模最大的赌坊,里面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吆喝声、谩骂声、惊叫声,醉生梦死于金钱的诱惑中。她一张张赌桌看过去,堵注小的,应为市井小民,流连赌场为了赢个一日三餐;堵注大的,应是有一定家底或有一定权势的,清央关注的便是下注比较大的人。

    然后留意到其中一个赌徒,脸上一条疤痕非常显眼,整个人看起来面目狰狞面相凶狠。每次,都是出手阔绰,堵注极大,一天下来都是赢得多输得少,气焰甚是嚣张。

    清央向旁人打听,原来是刘卫一心腹,名刘大焰,人称“活阎王”,是刘卫最为得力的爪牙,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

    时至傍晚,刘大焰又赢了一大笔,忍不住猖狂大笑,牵动右眼至下巴那条醒目的疤痕,让人看着心里发憷。

    刘大焰数着赢来的银票,无比得意走出赌坊,今天晚上又可以去逍遥窟尽情快活一番。

    清央朝齐澜使了个眼色,齐澜会意,尾随刘大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还沉浸在狂喜中的刘大焰,突然感觉到脖子上一片冰冷,他转身,然后看到一脸冷酷的齐澜和一身贵气的清央,齐澜的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你们是何方神圣,敢截胡我刘大焰?也不去四周打听打听?”刘大焰嚣张气焰不减。

    齐澜冷声道:“我们已经打听得很清楚了,你就是刘卫手下一爪牙”

    “算你们识相,那还不把大爷脖子上的剑拿开?”刘大焰,人如其名,在哪都是他为强者的气焰。

    下一瞬间,一股刺痛从脖子上传来,鲜艳的血顺着脖子滴落在脚尖上。

    “你们找死。”

    刘大焰暴怒,一掌朝齐澜挥去,齐澜身子腾起,一脚准确无误踢向刘大焰的腹部。

    刘大焰噔噔噔往后倒退十来步,然后捂着五脏六腑都错位了的腹部如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地,接连喷出几口鲜血。

    “说,你每次大手注的钱哪里来的?”齐澜厉声问道。

    “大爷——饶命,小的——说,是——是——刘卫——赏给——”刘大焰断断续续地说着。

    “刘卫为何给你那么多银票?”清央出声,声音清冷,却极有力度。

    “他——要小的——小的——杀了——杀了——庄伟——夫妇——”

    “替刘卫杀了多少人,都一一老实交代,若敢欺瞒,现在就要你人头落地。”

    刘大焰在齐澜冷声恐吓里,老老实实交代了他为刘卫所犯的罪行。

    “齐澜,先把他关押,不要让他死了,然后飞鸽传书师父——”

    “不用传书——”师父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师父——”清央惊喜回头,“师父你怎么来了?”

    “我们的神童办案,师父自是要看看是如何智勇双全。”

    “难道师父你一路上都随着我们?”

    “是的。”齐澜回答,他自是知道师父一路隐藏在暗处。

    清央心里暖暖的。

    “暗卫听令。”秦非煜不大的声音。

    瞬间,数百暗卫从四面掠来。

    当晚,武平王秦非煜率暗卫包围了张府。

    “张震张大为,你们父子可知罪?”秦非煜坐在张府正厅主位上,怒声问道。

    “王爷,本官承蒙皇上器重,为石平郡郡守以来,夙夜勤勉,不敢丝毫懈怠,今年遇旱灾蝗灾导致的饥荒,本官看到百姓忍饥挨饿,流落街头,心急如焚,第一时间上报朝廷,皇上垂怜,及时下放钱粮,只是灾情过于严重,僧多粥少,才导致一些百姓逃荒到临郡去。”张震声泪俱下。

    “好一个‘夙夜勤勉’,好一个‘僧多粥少’!张郡守真是一个忧百姓之生死的‘好官’!那张大为你可知罪?”武平王转向张大为问道。

    “王爷,在下实在不知犯了何罪让王爷兵临石平郡?”跪在秦非煜面前的张大为一脸无辜。

    “清央,接下来你来审问。”秦非煜望向旁侧的清央。

    “是,师父。”清央转身鄙视着张震二人,“你们父子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澜哥哥把刘卫刘大焰二人带上。”

    齐澜将刘卫刘大焰扔在张震父子面前,两人不停颤抖如筛糠。

    “刘卫,庄伟夫妇是不是你指使刘大焰杀害的?”

    “回官爷,小的罪该万死,请王爷饶命。采桑节张大人看上了庄伟娘子,怂恿小的将庄伟娘子绑到寒舍,然后强暴了她。后来张大人又得知庄伟要上帝都状告他,张大人便指使小的追上庄伟夫妇将其杀害,抛尸荒野。”刘卫极为惊恐地答道。

    “你这恶贼血口喷人,明明是你为了巴结大人我,强抢民女供我——”张大为气极,一时不打自招。

    “你这逆子,闭嘴。”张震及时喝止了他。

    清央冷声道:“张震,朝廷下放了足够拯救灾民的钱粮,为何在你看来是‘僧多粥少’,那些官粮去哪里了?”

    “回官爷,本官确实将所有灾粮都分给了百姓,实在是灾情过于严重。”张震还心存一丝侥幸。

    “官爷,王爷,张震张大为私扣赈灾粮,要小的高价出售,为了遮人耳目,将所有粮店门牌刻上‘刘卫’字号,而高价出售的巨大利润全都落入张家,小的全是被他们胁迫。还有张家利用职权圈地卖地,不顾百姓死活。”

    刘卫全盘托出,他哪敢有丝毫隐瞒,在武平王包围武府之前,已将粮店囤官粮、刘大焰杀害庄伟夫妇等人证物证都带到他们张家,他也曾想抵死不认,却在齐澜的雷霆手段下,去掉了半条命。

    “回官爷王爷,石平郡城的赌坊都是张家的。”刘大焰不等清央逼问,连忙将赌坊招供出来。

    秦非煜出声:“朱辉,传庄伟父亲。”

    “是,王爷。”

    不再蓬头垢面的庄伟父亲,颤巍巍地将“万民诉罪书”递给朱辉,然后直直朝秦非煜跪下。

    “请武平王为百姓做主,我儿儿媳二人死得冤枉,石平郡还有很多冤魂死不瞑目,张家罪行罄竹难书啊。”庄伟父亲声声泪下,听者无不动容。

    清央愤怒道:“张震,只因你女儿进宫为妃,皇上顾惜你的养育之恩重用你,然而你们不但不懂皇恩浩荡,反而利用职权之便滥杀无辜,强抢民女,圈地卖地,中饱私囊,私设赌场,无视王法律令,罔顾百姓性命,罪行累累,民怨沸腾。

    我们暗地里联系庄伟父亲,不到一天时间已成万民诉罪书,无一人不是含着血泪控诉,桩桩件件,触目惊心,你居然还还敢在我师父面前自诩一心为民?你们可知我师父一生最恨欺压百姓之人?”

    张震父子脸色死灰一片,颓然于地。

    “武平王,都是罪臣教子无方,都是罪臣鬼迷心窍,所有罪责都是罪臣所为,罪臣罪该万死,请王爷看在张妃脸面上,饶了吾儿性命。”张震不断磕头,额头很快渗出血迹。

    张家只有张大为一根独苗,张震将所有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想护张大为一人性命。

    秦非煜喝道:“来人,将刘卫刘大焰游街示众,然后斩首郡城菜子口以慰石平郡枉死冤魂,将张家父子押往帝都,关押天牢。”

    “武平王饶命,武平王饶命啊。”刘卫刘大焰拼死求饶。

    回答他们的是沿街百姓扔来的烂叶石头,不绝于耳的怒骂声,及斩首后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秦非煜本想将张震父子一并游街斩首,但二人毕竟是张妃父兄,便要暗卫将二人带回金陵,收押天牢,交由太子处理。

    回金陵路上,清央秦非煜齐澜齐漫四人纵马奔驰着。

    中途歇息时。

    “师父,若太子知晓师父亲临石平郡,会不会为难阿爹?”

    “智勇双全的丞相千金放心,师父不仅按照你说的,私下见了皇上,求了允你代替父亲前往石平郡的旨意,还让皇上同意师父带数百暗卫捉拿张家父子。”

    “那就好,师父才是智勇双全,若无师父兵围张府,张家父子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范。”

    “是清央乔装私访这一上上策用得极好,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张家父子不认罪。”

    “那是。”清央笑得灿烂,脸上的汗珠闪着光泽。

    她代替父亲圆满完成任务,让太子对父亲无可指责,自是欢喜。

    只是太子又如何会因石平郡一事而体恤丞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