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五十八 果味多(上)

第五十八 果味多(上)

    在陈老板的帮助下,终于约到了紫桐药房隔壁的房东。

    七月初二的上午,如月和冯明来到杂货铺里,房东和那杂货铺主正在里面收拾打扫,屋里还堆着些杂货。

    陈老板立即为他们介绍:“这是房东朱大婶。家在城南,平日在郊外女儿家,今天专门来和你们谈租铺的事。”

    朱大婶看上去年约四十,体形富态,脸庞长得滚圆,说话声音粗直中带着点破刺,她看了看冯明和如月,主动道:“是这位冯明公子要租铺吗?”

    如月用手碰碰冯明,冯明连忙应道:“正是。”

    朱大婶声音虽然听着不悦耳,但满脸笑容堆满诚恳,她看一下正在打扫的杂货铺主,坦率道:“杂货铺的刘老板,年末时嫁女,所以他退租,带着女儿回老家淮州赴婚约了。他们本来要到秋末才满租约。”

    陈老板为他们搭好桥,又早将这一带的租赁情况给如月讲过,便回自家店了。

    如月看看铺里,大小和隔壁药房果然差不多,墙壁没有装饰过,地面也未铺砖,仅正面墙上供着黄白财神,贴着福对联。听房东这话,刘老板可能有货想盘出来,这么多杂货从北运回南方,只怕“豆腐都盘成肉价钱。”

    冯明是个精明的人,心中明了眼前的事,笑道:“那我们先谈好房租,签了契约,待秋末后来接店无妨。”

    刘老板拍拍身子,打扫时身上沾了些灰尘,过来施礼央求道:“我租这铺也有五六年了。虽卖的杂货,不过这店头已有不少熟客。不知你是将来准备开什么店?如果合适,我这些货就贱价盘给你们,可否?”

    他平日也有看到如月他们几乎天天会在这一带和两个读书的男孩子碰面,早注意到如月是大户家的小姐。虽是冯明出来说话,心知是主子委派他负责而已,但这小姐就在眼前,看她一团和善,若是谈得来,他的存货就有可能盘掉,因此不肯错失盘货的良机。

    如月看他年近五十,衣着极其简朴,模样老实干瘦,脚上的布鞋有精细的补丁。心中有了三分同情。便道:“待我们先看看你的货能否有所用场再说。”

    “大小姐,你放心,那些稍有破旧的我已经清理出来。你且放心查看。”刘老板脸上闪过喜悦。心中庆幸,这小姐果然好说话。

    如月与冯明查看了一番,连阁楼上有些,杂七杂八的,与果点方面不太搭调,但家里人口不少,瑞景园那边杂物消耗较大,因此和颜道:“刘老板,你准备盘多少钱?”

    刘老板实话说道:“这铺子还有两个月才到期约,只是我自己赶时间回老家。这店租每月六两,若你给我二十二两银子,这店子现在起就交给使用。”

    算来有十二两是两个月的店租费,另有十两为盘货费。虽然拿钱去打这些货不只十两银子,但有的货他们根本用不上。冯明忙道:“老伯,说实话,这些杂货我根本无法拿来销售,因为我们以后卖果点,只少数派得上用场。这样吧,连两个月的店租期共二十两银,已是我们的最高限度。不然,我们就待秋末到期来接店,反正我们也没准备充分。”

    朱婶难得来一趟,见如月这边耿直和善,希望今天一次性解决好所有事情。本来刘老板的货与她无关,但他老实,这些年即使生意不好时,也未欠过租金。就笑道:“刘老板。合适了。不然你两个月店期放着也是放着。你还没遇上人家只接你店期,白要你货物的事。算来你这些杂货,盘到八两银子,够意思了。”

    “好吧。”刘老板自知自己并未吃什么亏,人家肯即时接店,没趁火打劫,算是仁义。

    朱婶见刘老板的事已谈毕,笑得双眼眯成一线,粗声道:“我直人不说弯肠话,你们一次签三年,月租和刘老板一样,每月六两,我也不趁机涨价,一年付一次租金,至于三年以后随行就市,如何?”

    “好。我们这就签契约。”如月爽快答应,不想为点蝇头小利,反复费口舌。

    写好契约,三方画了押,如月让冯明向陈老板借了四十两银子,当即把店铺拿了过来。

    刘老板得她成全,千恩万谢,又说了很多祝的话儿,方感激地离去。

    房东拿了契约和头期房租,也欢喜欢喜归家。

    租到铺子,如月与冯明一阵商量,定好八月十二开业,店名她早就想好,取为“果味多”。

    装修与布置,如月在现代时极有经验,从售房部到会所的装修和布置,她都曾是主要负责。因此在清朝开这么家果铺店,这对她并不是件难事。从装缮、防潮到货柜、装货的大小陶器,她都早已想好,详细给冯明作了布置。

    冯明听了直笑:“小姐。我感觉你开这店,不象是最近才想起的事,倒象在你脑里想了千百回,三五年一般。”

    如月含笑点首:“可算是如此。以后这店子归你管,你可得多用心。装修好后,把文生派来当帐房兼货员,二勇做专职货员,秋菊做现场技师。”店未开,她就已在心里封了冯明作店长,并计划好了人员。

    “这事我当然得尽心尽力,不然对不起老爷对我的重任。”冯明已经二十六,说话做事已完全成熟。

    如月里里外外看了下,以前是杂货铺,要修缮的地方不多。想想八月十二就能开张,她掩饰不住喜悦,笑道:“你带着他们几个开这店可得当心。回头我还要制订不少规矩,并纳入考核,若是你们表现不好,我可不会留情,到年底……”

    “到年底奖金上不周全,是吧?”冯明笑着一口把话接过去。“当然,我们做得好,奖金一定比他们拿得更多。”

    沙济真在外面见房东他们走了,知道店铺已经租好,和沙济阿、翠花跑进来,听了这话,嘻笑道:“冯明,你管这店,虽会比别人累些,但更发财也是事实。”

    “你拿双饷,莫羡慕我。”冯明用肘撞了下他以示抗议。

    他们把里外看了一通。翠花惊喜道:“小姐,这店很好用的感觉。”

    如月看一眼她,笑道:“若不是你天天跟着我,我也把你放店子里来。”翠花服侍人很细致周到,连爷爷都常夸奖她,人虽长得不太好看,但为人忠实尽心,无论做什么事都全力以赴,说如月招到个极好的丫头。

    “又得招几个人了吧?”沙济真问道。

    “晚上我就叫刘嬷嬷先找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来。等开业后,看情况再招一批人。”如月心中计划的是将来还要开加工厂,招人的事得一批一批的来。

    随后回到府里,如月便安排了刘嬷嬷找她亲戚介绍两个人。晚上和爷爷汇报了店子已经租好,又找爷爷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四十两还陈老板,还有六十两用于装修布置等。

    三天后,刘嬷嬷引见一个叫小曼的女孩子和一个叫春山的男孩子,如月经过考核后把他们安排到瑞景园,让麻姑婆调教。沙济真也找了两个江湖朋友作瑞景园的专业护卫。

    接下来的装修和布置,冯明一一按照如月的要求去操办,请了泥水工修缮和做防潮,若有一点与如月的要求不符,都需重头来过。

    果铺店,第一讲究防潮且卫生,因此装货物的容器既要好看,又要易清洗,且能密封,光订制陶罐这一项,冯明往城南的一家陶瓷店都跑了十趟。此番装修和准备下来,冯明虽累了半死,又不得不佩服如月的小脑瓜想得比他们周全好多倍。

    得知如月顺利租好铺子,并定了开业期。和珅帮如月写了店牌,请人做好,于开业前几天送来挂好,算是贺礼。又与和琳誉写了很多份宣传单,以尽支持之力。除了宣传单,如月让冯明订做了开业七折酬宾的宣传招牌。

    店里装修时,如月亲自对文生、二勇、秋菊、翠花连同新人小曼和春山,做了经营服务培训。虽在清朝开店,但经营理念当然要现代的更先进。

    文生他们看新规矩赏罚分明,有些严格,从培训时就不敢掉以轻心,既紧张,又开心,他们的月饷从开业时由原来的四百文涨到六百文,还不算年末奖金,如果生意好,干活干得好,一年要多一倍多的收入,象他们这么大的孩子,一年能拿到十几两银子回家是不得了的事。平民人家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二十来两。把强仔羡慕得不得了,干活更加积极努力。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勤劳上进,冯四极为感慨:“瑞景园不仅是个发祥地,还是个培育人的基地。”

    莫说二勇他们,就看强仔,过去是何等娇惯的孩子?如今竟能跟他们大人一起下地,做最辛苦的人。冯四嫂更是感激和庆幸,在冯府帮工多年,不仅解决了生存,人近中年又再嫁到良夫,连婆婆和儿子都跟着转了性。

    别说他们一家尽心尽力为着府里,他人个个如此。如月自是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到合适的时候,自然尽力一一安抚。

    新来的小曼和春山见自己落到个好主子,也处处向好努力。

    正是,家和万事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