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爱与心囚 > 第三十一章 临危受命

第三十一章 临危受命

    希斯莱集团来访团访问鼎山的时间仅有短短的一星期,所以我们得把握这珍贵的每一分、每一秒。在他们来访那天,诚泰集团为表示对对方来访的重视,陆总亲自带上手下到附近的机场为来宾接风洗尘,这高规格的招待令希斯莱集团主席俾斯麦先生感到无限荣光。其实,这次跟随着俾斯麦先生的工作人员结构十分简约,除了他本人以外,就只有一位女秘书以及一位女翻译而已。我们一行两车人员,俾斯麦先生、翻译以及陆、唐两人乘坐着劳斯莱斯,潘韵琪、秘书以及我等乘坐着奥迪A6L,两辆车一同往诚泰大酒店那里驶去。

    来到酒店,俾斯麦先生和他的翻译不停地交流意见,而后翻译对我们说,先生对诚泰酒店的外观由衷地点头赞叹,他问诚泰酒店的成立有多少年历史了?陆总借着翻译的口中一次性地把他的酒店的成立与发展历史讲述一遍,陆还把俾斯麦先生带到他引以为傲的、和亲王合影的那张大型照片面前,向他们陈述着这珍贵照片的由来,这更让俾斯麦先生对诚泰集团这家未来的合作伙伴的实力充满了信心。

    由于考虑到俾斯麦先生他们刚经历过舟车劳顿,潘韵琪马上吩咐手下安排三间独立的贵宾房供这三位到访的客人使用,她还十分贴心地为这三位来着慕城的朋友安排了一系列的、专业的桑拿按摩服务,务求为他们仨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次日,两家集团开始谈具体的合作议程,由于双方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我们之间分歧不大。通过女翻译的穿针引线,我们很快便达成了初步协议。而且令大家惊喜的是,希斯莱这边还打算把合同总价提高至三千万欧元,现在只剩下一些细节有待细化。当上午的会谈结束以后,陆总说自己得尽地主之谊,带领着俾斯麦先生他们吃遍鼎山的美食。有人说,美食是世界共通的、没有界限的语言,这话还说得真有道理,俾斯麦听到了陆总的提议以后,满心欢喜地答应了陆总的邀约。

    然而,当所有的“剧情”都按照计划预演的时候,一波暗涌却静悄悄地袭击而来。

    第三天上午,所有关于签约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但我们却迟迟未能见到俾斯麦先生几位在会议厅前出现。陆、唐两位巨头带领着我们专程来到俾斯麦所住的房间,才发现寝室内空无一人,目睹了这一切的我们顿时失去了计划的方向。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潘韵琪犹如定海神针一样,发挥着稳定军心的作用。她二话不说,首先吩咐着手下立刻翻查酒店的监控录像,她发现俾斯麦先生他们离开酒店的时间为凌晨三点多,他们离开时是行色匆匆的,他们并没有携带任何行李。只见一行人中,俾斯麦先生与秘书一前一后地在搀扶着女翻译离开酒店,令人奇怪的是,女翻译一路上都是捂着自己的肚子,而且她的神情着急。

    “是不是俾斯麦先生身体不适呢?”陆总首先提出疑问。

    潘韵琪说:“单单看录像显示,我怀疑极有可能是他的女翻译出事了。”

    潘韵琪不容分说,她马上主动向陆总提出索要俾斯麦先生的联络方式,但手机刚被传递到潘的手上的时候,机灵的她马上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唯一能够读懂汉德英三语的人只有女翻译,如果是女翻译遇上麻烦,即使诚泰的工作人员能成功地找到俾斯麦,现在没有女翻译的协助下,这单合作始终是谈不成的。但不管怎样,潘韵琪还是先去寻找俾斯麦先生。这次接电话的是女秘书,原来正如潘推测的,她们三人果真去了附近的医院求医,而真正得病的人果真如韵琪所料,是女翻译得病了。潘韵琪向女秘书要了一个定位的信息,然后我们马上计划着去探望女翻译她们这事宜。

    陆天诚问潘韵琪说:“韵琪,以你的经验看来,我们这次和希斯莱集团的合作会不会因为这次意外而泡汤呢?”

    潘韵琪淡然地说:“正所谓世事如棋!布局虽然重要,看成败还是在于‘官子’的技术。‘危机危机’,有危险的地方往往能存在机遇,因为它们俩是共同存在的。现在我们首要完成的任务是处理好这次危机公关工作,若是我们能顺利过关的话,这对于展现我们诚泰的企业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陆总您不用过于担心。”

    话毕,潘韵琪马上吩咐她手下处理下一步的工作,她也不忘再次向陆总询问这事情的详细经过,这才知道原来在前一天晚上,陆总没有带俾斯麦先生在诚泰酒店用餐,而是带他们去了避风塘海鲜街吃东西了。排除了酒店本身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一可能以后,这总算令大家稍微安心一点。

    大约过了20分钟以后,我们来到了医院。在我们查问后得知,女翻译的的确确被送入了住院部。一位医生还细心地叮嘱说,病人刚刚经历完催吐和洗胃,她的身体比较虚弱,医生建议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情况,外人不要骚扰病人休息!我们顺从着医生的嘱咐小心翼翼地来到了住院部。

    来到那里以后,我们能看到在走廊外的俾斯麦先生以及女秘书正在门外等候着,陆总用有限的英文水平安慰着此刻着急无助的俾斯麦,但是我们都知道安抚是一种能温暖人心但是起不了实际作用的语言,这些话点到即止便可,如果说多了反而使听到它的人更手足无措。

    眼看着诚泰与希斯莱集团两家公司可能因语言不通而失去了这千载难逢的合作机会,作为旁观者的我自告奋勇地和陆天诚说:“陆总,其实我在上大学期间也曾经学过一些德语,当时教我德语的是我的一位好朋友,他是智国的交换生。因为我喜欢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我那朋友便教授了我不少德语。我不能自诩说自己的德语已经达到了精通的程度,但基本的对话我还是能够听懂的。如果您愿意,我可以为你们翻译的。”

    陆天诚听到了我愿意协助他,他表露出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为了表示我的承诺不是一句空话,我用流利的德语把刚才对陆说过的话再次向俾斯麦先生表述一次。俾斯麦先生和陆总一样,先感到意外,而后表露出一副惊喜的表情。说真的,俾斯麦他也是不愿意错失这次与诚泰合作的机会的,如今他能看到这合作能持续下去,他也激动地把我那双手握得紧紧的。

    在随后的两天里,我不遗余力地为两家公司的合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幸运的是,在潘韵琪的辅助下,我帮这两家公司牵手成功。而女翻译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了以后,她对由我和潘制定出一个为期12个月的短期合同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就这样,两家大型企业终于能如愿地成为了一对战略合作伙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