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洗头

    葛亮不由问道:

    “亮感觉并没有对你怎么样,怎么会呢?”葛亮觉得就很一般嘛,也没有什么偏爱之类的,要说真的有的话,那就是不时的调戏了。没有办法,前世养成的习惯之一,认识的且没有男友的,葛亮平日里也是经常约,但又约不出来,只能是发暧昧信息,好吧,葛亮发暧昧信息的人就是那个搭伙的女朋友。

    巧儿说道:“不是,先生不是教巧儿读书认字吗?还愿意认真教巧儿,在别的地方,要么是大家族的小姐才有机会读书,没有人会刻意叫下人读书的。先生不一样的呢!?”

    葛亮一想,这古代不就是这样吗?家里边有点钱的便是教自家的儿子读书,没有女儿什么事,有一点文风的家庭才会培养女子的读书,像是一个普通的丫鬟确实没有机会读书。

    葛亮说:“不是说了有心思吗?”

    巧儿的头在葛亮的脖颈间拱了拱,说:“巧儿的目的是告诉先生,巧儿一直都是先生一个人的。但巧儿却是不能给先生。”

    葛亮说道:“确实如此,巧儿还没有及笄。”

    巧儿再次拱了拱,显然葛亮说的不对,巧儿说道:“不对,先生没有解开心结之前,巧儿是不会给先生的。”

    葛亮不由好奇问道:“要是亮这会儿解开了,那巧儿岂不是就要?”

    巧儿轻轻笑着说:“放心,巧儿也是在先生这儿一段时间了,先生若是没有发生较大的变故,先生是不会解开的,这像是执念一般。”

    葛亮不由暗笑啊,自己一个现代来的穿越者,有什么执念呢?也好,算是自己与巧儿之间的一个约定好了。

    晚上的山间,一间茅屋里边,两个相拥的人在聊天之中渐渐进入了梦乡。

    话说巧儿是如何知道葛亮在庞德公家被赶出来的呢?这就要从葛亮被赶出来之后,应该说是被被黄承彦轰了出来。

    这样的消息肯定被送水镜先生回来的下人知道了,后来又送物资到老马汉家,还和老马汉在家里喝酒聊天,想来就是那个时候知道的。

    次日早上,葛亮醒来之后,发现巧儿已经走了,葛亮不由感受了一下空荡荡的位置。

    不久,巧儿打开房间门走进,端着葛亮用过的铜盆,缓步来到床榻边,葛亮没有说话,只能是偏着头看着。巧儿将纱巾放入铜盆里,渐渐揉搓几下后拧干,对着床榻上的葛亮轻声唤道:“先生?”

    葛亮说道:“什么时候起的?”

    “刚不久。”

    “嗯,确实是刚不久,换了一身衣服。对了帮亮一把。”葛亮准备靠做起来,对着巧儿说道。

    巧儿扶着葛亮靠坐在床头,再将纱巾拿在手里,问道:“先生可以吗?”

    葛亮说:“还是巧儿你来吧!”

    巧儿帮着葛亮清洗脸,又帮着葛亮洗漱头发。

    ·······

    接着水镜先生也是进来看了看葛亮的情况,然后便是山下的马纪,也就是马巧儿的哥哥送餐上山。葛亮在巧儿的照顾下过得还是不错的。

    葛亮早上起来洗漱之后便是看巧儿从书房里找出来的书,中午则是教巧儿读书,抽时间自己读人物传记。把自己读出的精髓说出来,让巧儿记下,也能加强巧儿对历史人物的熟悉。

    葛亮被天罚整了一波,大概要养着两个月时间,若是又恢复如初至少得到了年关。这就是葛亮简单抛出了一个唐代才出现的筒车。

    这也是葛亮没有想到的,其实已经出现的另一个穿越者黄月英也是自己搞出了跨时代太多的东西出来,然后生病了,所以到了长沙张仲景那儿去医治了。

    还有很多的穿越者出现啊,很多想有大展宏图的人,还没有开始便是被天罚而死了。比如给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叫刘烨的人献投石机的穿越者,直接就吐血身亡了,之后刘烨将之献给正在打官渡之战的曹操,本来刘烨看到这小子有能力,准备推荐给曹操的。

    简单来说,若不是历史应该出现的东西,出现了,知道的人很少,发明的主人没有事。要是传播天下了,谁创造出来的,谁就死啊!

    当然也是有意外的,比如葛亮就没有死啊,要说原因的话,就是这货代替了历史中的诸葛亮,没有诸葛亮后面的历史很真走不了。

    这也是葛亮没有直接吐血而亡的原因。

    时间也是一晃而过,大概两个月过去了,樊陈村长竟然没有来找葛亮,也没有找木匠之类的,像是忘记了这件事一般,让葛亮不得不佩服这世界的修复能力的强大。

    葛亮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的修养,读书上也是进步明显,和巧儿的关系也是更进一步,准确的说是情义更近了一步,对,只是情义,而不是情意。只是葛亮感觉是这样的,虽然也有温馨情趣,但还是止乎于礼啊,当然第一天二人躺在一起不算,次日二人便是分开了,之后更是没有之类的情况。

    时间也是进入了秋季,田间的庄稼也是渐渐成熟,再有个半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了。就是隐居所在的山林里,树上的叶子都黄了,渐渐的一片一片从树上落下来,就像花蝴蝶在跳舞。

    对于葛亮来说,拿着一个拐杖杵着,能够在院子的周边溜达两圈,这就是最大的距离,唯一的好消息便是气温渐渐降了下来,葛亮也是穿上了巧儿给自己缝制的深衣,头发也能够束成发髻。

    现在的葛亮看起来才像是真正的古人,唯一还能看出来葛亮是现代人的,还是葛亮的性格,置于葛亮灵魂之中的平等观念。

    表现出来便是葛亮恭敬他人、温婉如玉、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一日早上,葛亮书房看书,清早的阳光从窗台外面照射而进,红润而金黄的阳光照射在葛亮手里拿着的竹简上。葛亮手上拿着的是《尚书》中的周书——《微子之名》篇。

    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厥命。

    抚民以宽,除其邪虐,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恪慎克孝,肃恭神人。予嘉乃德,曰笃不忘。

    上帝时歆,下民祗协,庸建尔于上公,尹兹东夏。钦哉,往敷乃训,慎乃服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弘乃烈祖,律乃有民,永绥厥位,毗予一人。世世享德,万邦作式,俾我有周无斁。

    呜呼!往哉惟休,无替朕命。”

    “嘎吱”一声,书房的门被推开,巧儿悄步而入,来到葛亮身边,将一杯热茶放到桌案上,然后准备转身退出。

    葛亮放下竹简,说道:“巧儿,你找个时间下山去看一看樊陈村长,问一问葛亮所画的竹简。这卷竹简是亮犯病的时候交给村长的,到时你可问一问马伯父,当时他也在场。记住,只需要取回就好了。”

    巧儿应声说道:“巧儿这两天会抽时间去的。但,先生还是先喝一口?”

    葛亮顿了顿,左手拉起宽大的袖子,右手拿起茶杯在鼻尖嗅了嗅,然后轻轻嘬了一口,说:“并没有第一次那般的苦涩。”

    巧儿直接不依,轻推葛亮的肩膀,说:“先生不许再说以前的糗事?”

    葛亮哪能受得了这个,当即说道:“好了,以后亮不说便是了。不对,亮只保证不在外人面前说,如何?”

    巧儿目光一转,说:“既然先生自己又计量,巧儿便是不多言了。对了,老先生(司马徽)说了,今天会有一个好友向朗来访。”

    葛亮念叨着“向朗”,在汉末三国里,向朗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向朗,字巨达,籍贯向朗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

    向朗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现在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

    后面更是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被封为显明亭侯,赐位特进。也就是包庇马谡逃跑的人,晚年潜心的研究典籍,孜孜不倦。年过八十,仍然自己动手校勘书籍,指出谬误之处,他所积藏的书籍,是当时最多的。

    同时向朗还是《出师表》中向宠的叔父,“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葛亮在脑海里瞬间闪过前世向朗的一些记忆,然后对着巧儿说道:“向朗向巨达也算是有才之士,亮也是很有兴趣认识一番。”

    巧儿说道:“先生可还有其他的事?”

    葛亮问:“亮说过的芥菜的泡制可是准备好了?”

    巧儿想了想,知道先生问的是什么,便开口说道:“已经弄好了两大缸,在山下的院子里放着呢!先生泡制的菘菜做什么呢?”

    葛亮说道:“入冬之后没有什么好吃的,所以泡制一些冬季可以吃的菜食。”

    要说葛亮敢泡制酸菜,那是汉末三国已经有酸菜了。

    酸菜,是中国一些地区和德国存在的一种泡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持期限。

    在《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描述,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介绍,酸菜也,类似今天的酸菜,由此可见中国酸菜的历史颇为悠久。

    另外《周礼》还曾提及“七菹”,即“韭、菁、茆、葵、芹、箈、笋”。这七种蔬菜不仅是当时社会中的家常菜,而且也是制作酸菜的主要原料。

    其中“腌藏”的方法,是用盐撒在白菜上,把它排列放整齐,再压紧了,一个月后捞出来晒干,可久放不坏,称冬菜。由于腌干菜不如鲜菜好吃,到了后世,这种腌菜逐渐发展成为酸菜,也是一种保鲜的办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