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寻水DE鱼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能讲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能表达出来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

    我所要表达的概念,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感觉有用,很有用,尝试着表达出来,如有你不慎而有收获,概不负责。

    “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这一概念是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得到的启示。

    本书主要描写两个人物——安娜与列文,安娜是一个搞婚外恋的女人,美丽、聪明、勇敢、最后卧轨自杀了,大家都很同情她,也推崇她是经典文学形象桂冠上的一颗明珠。列文是衬托安娜人物形象的人物,他的生活与婚姻,与安娜站在了一个对立面,他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任何特点,但是缺了他,《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一本《潘金莲与西门庆的故事》。

    也正是列文人物形象的存在,让人知道安娜的死,是社会环境无形的手,一手扼杀了安娜,所以给予安娜无穷的谅解与宽恕,要不就又是一个潘金莲。

    这仅仅是一部经典文学带来的启示,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启示开端——人生,要过的更好,更有质量,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环境。

    但是改变环境何其困难,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一人一物都跟我们内心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如何割舍?

    这就是问题中的最大问题?我们不可能割舍现在的生活状态,而重新建立新的生活状态,那样不现实,也没那个必要。

    所以我要谈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解决不改变当下环境的前提下,改变环境以至于能够改变人生的方法问题。

    这还要谈及一本书——《传习录》。

    这是王阳明的学生整理的笔记跟王阳明的几封书信集结的一本书,是“心学”的开山之作。

    这本书我读了一遍,说实话,我基本没看懂。但是即便如此,也收获很大,这是一本“心学”,一开始我以为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书,其实他就是一本修心养性的书。就是打打坐,练练喝茶不泡妞的功夫。其实那是我对“修心养性”的一种误解。

    “修心养性”,其实是一本“行动学问”。

    或者说他是一本“正确的改变我们的心态与行为指南。”这是往小里说,其实这本书,囊括了儒、释、道、四书五经、儒家、法家、道家所有学说的精髓。并把这些理论实际应用到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思想与行为方法论。

    也就是“执行力”。

    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他通过这个方法,你会豁然开朗的理解人生中遇到几乎所有的困惑,而且是迎刃而解的那种畅快淋漓。所以我感觉有必要推荐并解释一下这个收获。

    本书有两个重要概念:一、知行合一。二、心外无物。

    这两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非常的难,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所谓知,是良知,人本性带出来的东西,就是良知;行,是行为;合,就是混然一体;一,是精一。

    例如一个老太太摔倒了,要不要扶起来的问题。你本性里是想扶起来的,因为谁都有老的时候,扶老携幼是人的本性,也是良知。那就扶起来。扶的动作就是行。如果你想着,扶起来老太太会不会敲诈我钱,那么,精一就不存在了。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而这个事情的全过程,都发自你内心,如果你没有考虑后果而行动了,那就是知行合一、并做到了心外无物。把老太太扶起来这件事,在“心”学的概念里,就是“物”。

    修心养性,就是这么来的,如果你能做到,那么就是“修心养性”。而不是打打坐,喝喝茶的功夫。

    当然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这是“心”学里“圣人”的标准。我们是普通人,没办法不考虑得失,所以我们成不了圣人,但是“心”学却给人的行为指出一个方向——那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再例如,说一个人抽烟,你问他,你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么?那人回答:“我当然知道。”

    其实你不知道,因为如果你知道,你就不抽了。你说你知道,还继续抽,那么你就不知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行动跟知道是同一件事,做不到就是不知道。所以你好像知道很多大道理,但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就是你以为你自己知道,却没有行动的缘故。

    按照这个理论,你很多道理都不懂,那么你过不好这一生,是很合理合情的。

    《传习录》原文是这么解释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人需在事上磨,方立的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所以“心学”是追求工作、生活、行为、处事追求良知、成事、符合事实的行动学问。

    这里称之为:“修行。”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改变自身的环境,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心境。心改变了,那么所有都改变了,这就是“心学。”

    什么是心境的改变?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父亲带着儿子,看到一个乞丐。第一个父亲说:“以后你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就没钱花,就会混的像这个乞丐那样。”这是一般人心境。进化版的心境是这样的:“儿子,以后你要好好学习,这样等你长大了,你就有能力帮助更多的这种流离失所的人。”

    再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表弟,常年赌博,每次见到他母亲都见老人流泪,给我们诉说如何还钱,儿媳妇如何闹的死去活来的事。

    其实,他就是被环境所困,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心学”的概念里,有“立志”的概念,要做到“未发之中”,意思就是在事情发生的前一刻,就坚决的杜绝与防范于未然。

    你别感觉我这次去,我不赌了,只是看看。结果一看有手痒,完了又赌上头输了好几万。人是无法抗拒环境的,但是我们在环境诞生的前一刻,就杜绝环境的产生,就是“心学”里的最重要概念,也就是“修行”。

    这只是两个例子。

    其实例子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可以通过这种“心境”的改变,而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也可以通过这个改变我们的行为,指导我们去做事,去做正确的事,因此而改变我们的一生。

    而通过改变心境,可以让心更加光明,“此心光明,万事可成,”这就是“心学”的作用。

    当然,“心学”的功能还不仅仅如此,他的用途是全方位的,做人做事都有指导意义外,其中包括解惑。

    以前有个工人感慨:“做好人没好报,以后不做好人了。”

    这么多年我都想给他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中一个答案是:“你做好人,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就是你的道德回报,而跟是不是有物质回报没有关系,你已经得到了道德回报,那就不要想物质回报了。”

    其实这个解释有点道理,但是却不能说服人。

    因为按照这个解释,都不想要道德回报,有物质回报就行——这结果可不是最佳的解释。

    按照“心学”的解释,你感觉你做好人,其实就是致良知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但是心学最重要的概念是心是本源,而事情却要在事情中见分晓。致良知的过程,不但要分人分事,也要根据具体的事情进行磨炼,做到动静亦定的结局才算“心学”的最终的结果。

    对于你自己,首先要讲求“致良知”,但是“打你左脸,你把右脸伸过去,”这是“佛学”里的概念,“心学”是明确的反对“佛学”中消极的概念的。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寻求“回报”与“致良知”的合一,并切身的找到方法,并做出来,这就是“知行合一”。

    也就是要找到,“好人也有好报,”双赢结局,才是“心学”的行为原则。

    所以抱怨“好人没好报,”说明精一还没做到位,如果做,慢慢去琢磨,去实践,这才是第二种答案。

    这就谈到了“精一”的概念。

    所谓精一,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格物致知”的概念,“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这本书。“心学”不是一本专门的经书,他是站在传统经典哲学的肩膀上的一本行为哲学。所以它不但跟传统经典不冲突,而且兼收并蓄传统经典哲学为他所用。

    说了这么多,我也没有说太明白这本学问的核心与用途,其实可能本身也说不明白。就像题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也说不明白。

    但是他的确很有用,建议自己去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