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山下江湖游 > 第四章 霁光清清阁(二)

第四章 霁光清清阁(二)

    雨雾初散,霁光清明。

    见到了霁光清清阁,才明白这么奇葩的名字怎么诞生的了。(念久了,倒也不觉得古怪了。)岚山城距清河不远,从水路过小清河,再行两日车路便至(路上荀阁主包食宿车费,让夏小叶十分满意)。

    所谓“岚”者,山中之物也,霁光清清阁在岚山山腰,每日都有雨,雨后都有雾,等天晴后,泠光清清朗朗,胸臆舒阔。当真是个修行的好地方!

    霁光清清阁当真是个阁,约五层,并不大,修饰得颇有清雅。正门两侧题着“霁月清风,和光同尘”,匾额题着洋洋洒洒的“霁光清清阁”五个大字。

    看得出荀阁主虽并无多少“孔方兄”,但却是个风流高致之人。

    “好景!荀阁主有眼光。”夏小叶赞道。

    “过奖过奖。”荀阁主一笑,“自幼多病,不适繁闹,故寻此偏僻之地。”

    “偏僻之地才更能清心修行,像小清山,地僻才更清幽,更宜养心性。”夏小叶道。

    “魏先生拜访过小清山?”

    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夏小叶尴尬地挠头直傻笑,“没有没有,听燕师父说的哈哈哈……”

    在霁光清清阁待着,真让她恍惚还在小清教里,尤其是当她到阁子后的那一片宽阔的流瀑之地,对小清山,小清教还有师父、阿巴的更有想念之情。

    大千江湖纷纷攘攘,还是会令人想家。

    太没出息了,她总怨自己。在教里待着时,总风风火火,大放厥词什么“巴不得快下山”“我是风儿,肯定在外过得悠哉,绝对不会哭哭啼啼地想这儿”,而今却真有点流泪的冲动了。以她那三脚猫的功夫,何时才能在江湖上闯出名堂,被师父召回呢?

    除了一些个思乡惆怅牵恋,夏小叶在霁光清清阁没有别的烦忧了。虽说荀阁主和他聘请的其他“勇士”和属下天天开会商议什么方法,但看在她年幼又没怎么有心机脑子的份上,就放过她,让她不用参会了,这让夏小叶长长舒了口气(平生最厌恶动脑筋开会议论什么事了)。饭食很好,不会挨饿;寝室暖和温软,不会挨冻。还有专门的练武室和打坐的静室。一切完美!

    就在这整日的徘徊闲逛中,夏小叶隐隐察觉到霁光清清阁的来历背景并不像荀阁主说的那样简单。

    荀阁主对她解释霁光清清阁的来历,什么身为北方小商人的儿子,崇拜江湖侠客,自创了一套“霁光剑法”,不自量力,在岚山盘下了因仇视灭门的旧帮派的楼阁,两三年前才修整出了霁光清清阁,欲扬霁光剑于天下。

    缘于某日到临的一位带斗篷斗笠的蒙面人,虽不知样貌,但全阁上下都对他礼遇非常,毕恭毕敬。

    当时荀阁主在客堂每日商讨,只派杨伯年出来迎他,与杨伯年低语了什么,交赋他个金灿灿的玩意儿,就离开了。杨伯年也不似平时大大咧咧,神情小心谨慎地抱着东西就往阁主居所去。

    夏小叶远远一望,仗着眼睛好使,瞥见是个金印,看成色造型,非一般人所有。好奇心驱使下,她悄悄跟上去了。偷趁着无人,钻进阁主房内。

    虽心里自觉不太道德,万一被发现,可就好了。但耐不住好奇心盛。江湖历来的英雄传说的开始,都是由于主人公的一番作死的好奇,现在,机会来了,成为叱咤江湖的风云人物的机会,就在眼前。

    究竟是什么秘密呢?夏小叶搓着手,迫不及待地靠近桌案,那枚金印就赤裸裸地放在案几上,下面压着一张纸。

    金印雕刻着一个精致的鸟头,却是没有刻字的空印。纸是厚厚、看不出材质的纸,只在开头写了“安乐”二字,留下一大片空。

    百思不得其解。

    什么嘛!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大秘密呢!夏小叶失望地撤身。

    一转身,对上一双惊讶的美目。

    荀九皋立在门口,刚跑来的杨伯年喘着粗气,看见她,目瞪口呆。

    呜呼,完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